1.酒类制造
以山城、重庆等品牌为重点,积极开发各类啤酒新产品,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做大做强啤酒产业。支持诗仙太白、笛女、露华浓、古佛洞、涪江等浓香型白酒品牌和几江、石松等小曲清香型白酒品牌在发展中壮大,在竞争中联合,形成浓香型白酒集团和小曲香型白酒集团,改进包装,加强管理,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重塑重庆白酒业;同时,依托柑橘、黄桃等大宗水果资源,发展优质果酒。
2.软饮料
稳步发展碳酸饮料,充分利用丰富的果蔬资源,发展柑橘汁饮料、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功能饮料、瓶装饮用水等建立优质、绿色茶叶原料基地,大力发展名优茶、袋泡茶、茶饮料及茶叶深加工产品。
3.烟草加工
积极争取扩大“两烟”规模,进一步提高“两烟”品质,加快资产重组步伐,形成1户卷烟工业企业和2户烟叶复烤企业。重点增加一、二类名优烟比重,积极开发混合型卷烟,降低卷烟焦油含量,提高产品竞争力。以天子、龙凤呈样、重庆等品牌为重点,争创1—2个全国卷烟知名品牌。建设万州打叶复烤厂,根据发展需要,建设彭水金益公司第二期打叶复烤项目,以逐步形成国家级优质烤烟基地。
(三)改造提升粮油加工、酿造调味品;焙烤及糖制品三大行业
1.粮油加工
建立具有品种开发、基地建设、综合深加工、营销,配送系统一体化的现代米业集团。以人和牌、香桂牌等品牌为重点,推广大米配米、调质技术,发展免淘米、营养强化米,开发黑米、紫米、红米等名贵特异米制品。合理利用米糠资源,积极开发米蛋白、米糠营养油、米糠多糖、膳食纤维以及γ—谷维醇等功能食品。建立高油玉米、高淀粉玉米、甜玉米、优质蛋白玉米、糯玉米等特种玉米生产基地。以玉米食品为主,开发生产玉米罐头食品、谷物早餐食品、休闲玉米食品等。积极发展变性淀粉、淀粉糖、L—乳酸、玉米色拉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苦荞麦、高粱、杂豆等杂粮深加工产品。围绕葛根和魔芋产业化,大力开发植物新食品资源,发展葛根黄酮、魔芋多糖等功能性食品及配料。
依托农业产业化百万亩黄籽油菜工程项目,开发生产高品质精炼菜籽油,发展多品种营养油、调和油、色拉油、专用油(火锅专用油等)。开发花椒油、茶籽油、核桃油等系列新产品。加强综合利用,利用油脂精炼副产物生产卵磷脂、甘油、脂肪酸、各种油料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
2.酿造调味品
充分发挥“渝派川菜”调味品的风味特色和文化底蕴,重点发展火锅底料、川菜调料、保健汤料、豆豉、豆腐乳、豆瓣酱、麸醋、酱油、醪糟等名优特产品,开发复合调味料、新型调味料、天然调味料、保健调味料。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