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上述发展重点,大力推进并实施奶及系列豆制品加工、畜禽综合加工、柑橘加工、榨菜加工、葛根深加工、魔芋深加工、马铃薯深加工、黄籽油菜加工、菌类加工、杂粮深加工等十大食品工业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我市食品工业的优势,促进食品工业升级换代。
(一)重点发展乳品、肉类、果蔬、薯类加工四大行业
1.乳品加工
切实抓好奶源基地的建设,建立优质牧草及奶牛、奶羊基地,扩大奶源,推广机械挤奶,提高原料奶质量,推广“分散饲养、集中挤奶”和“集中饲养、统一管理”的“奶牛合作社”模式。重点发展杀菌奶、双叉奶、酸奶、花色奶、含乳饮料等液体奶。针对不同消费人群,开发婴幼儿、学童、中老年人专用奶、营养强化奶、保健奶等奶制品。
2.肉类加工
依托农业产业化百万头草食牲畜和百万头优质瘦肉型猪两大工程项目,提高原料肉品质,继续推行定点屠宰、全面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提高机械化屠宰比重。建立和完善肉类生产全过程的安全质量保障体系,加快开展质量体系认证,特别是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技术(HACCP)质量保障体系,保障肉类产品的安全与卫生。以冷鲜畜禽肉制品、腌腊制品、熟肉制品为重点,增加花色品种,大力发展特色化、营养化、方便化系列肉制品。搞好畜禽内脏、肥膘及毛、骨、血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生物制品生产等,着力发展重庆现代肉类食品加工业。
3.果蔬加工
依托农业产业化百万吨优质柑橘工程项目和施格兰柑橘产业化项目,大力发展柑橘原汁及系列产品,提高柑橘综合利用水平。以乌江、鱼泉等品牌为重点,整合重庆榨菜产业,发展以榨菜为主的酱腌菜系列产品。大力发展果蔬汁、果蔬罐头、果蔬粉、果蔬脆片、切割蔬菜、脱水蔬菜、速冻蔬菜等。搞好果蔬贮运保鲜,提高果蔬采后清洗、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程度。鼓励支持泡菜、冬尖、饭遭殃、酱瓜等地方特色酱腌菜、盐渍菜实现规模化、品牌化。以赤灵芝产业化为重点,积极开发菌类保健食品等深加工产品。依托农业产业化百万亩笋竹工程,大力发展竹笋系列食品。积极开发蕨菜、薇菜等野生蔬菜资源。
4.薯类加工
建立薯类优质原料基地,加强优质、高产、抗逆等专用薯类品种的选育,培育高淀粉型、油炸型、高蛋白型等专用加工品种,搞好综合深加工。重点发展马铃薯全粉和能进入一日三餐的马铃薯淀粉、专用淀粉和变性淀粉开发薯条、薯片、薯面等各类方便马铃薯食品。积极发展粉丝、薯片、淀粉及功能性红薯食品。
(二)巩固壮大酒类、软饮料制造及烟草加工三大行业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