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努力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学研联合运行机制
产学研联合作为世界性的课题,始终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学研联合不仅起步晚,而且合作环境的形成及条件的提供都比较薄弱。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应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学研联合运行机制上勇于创新。当前,尤其要进一步做好如下机制的建设:
(一)管理机制。产学研联合是一种经济与科技结合的行为,需要有相应的法规来调节、规范。我市拟在广泛征求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出台《深圳市产学研联合管理办法》,使我市产学研联合工作迈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舆论导向机制。要通过新闻媒介,加强对产学研联合的意义、作用及典型示范成果的宣传力度,同时辅以研讨会、座谈会及现场会的召开,不断强化政府、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对产学研联合的认识,形成工作合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资金投入机制。市各工业企业作为产学研联合的主体,要切实加大科技开发经费的投入。市、区两级财政也要保证在可支配财力中逐年增加对科技开发的总投入,用于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上。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各金融部门也应优先安排信贷支持产学研联合项目。以此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的产学研联合投入体系。
(四)政策引导机制。市各有关职能部门,应对产学研联合项目在攻关、开发、工试、推广及新产品开发等各类计划中优先列项,给予支持。其中,对转化成功的新产品,应享受新产品免税政策;对列入计划的重大产学研联合项目和对共建技术中心、实验室或中试基地的,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应分别给予享受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和享受国家、省、市技术中心的有关优惠政策。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市里要制定相应政策,使工业企业对教育的多方面支持得到法规性保证。
(五)结合机制。各工业企业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研究院所特别是我市的高校、研究院所的交流合作;市技术市场促进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要积极为产、学、研各方提供市场预测、技术分析、资产评估、技术中介等在内的服务。市经贸局拟在对全市工业企业产学研联合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汇同有关中介组织,建立起以科技成果转让、技术攻关招标为主要内容的《产学研联合项目信息库》,为产、学、研各方提供信息咨询,牵好线、搭好桥。同时筛选60个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作为我市重点跟踪服务的产学研联合示范项目,确定10家企业作为我市产学研联合示范联系点,争取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各区经贸局、教育局、各行业协会也要有计划地组织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广泛开展交流洽谈、技术考察、新技术、新产品展示等活动,为产学研三方结合提供便利,提高联合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