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8年的发展,我市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实现了从以来料加工为主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转变,初步形成了以信息产业、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重点的七大高新技术产业群。但必须看到,我市工业基础差、科技力量薄弱、创新乏力、技术储备不足,尤其是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缺乏等问题仍然存在,极大地制约了我市工业企业的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样一种大趋势下,面对业已形成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和国内外新一轮更加激烈的经济与科技竞争态势,我市工业企业和各高校、研究院所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实践证明,产学研联合作为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身生存与发展客观需求的产物,是推动我市科技发展,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当前,进一步加强我市产学研联合工作,对于发挥我市已有的产业政策和资本优势,克服我市科技力量薄弱、技术创新乏力等问题,尤其是解决我市高科技产品不少,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多的问题,增强我市工业企业的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加强我市科技与经济结合,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进程,调整我市产业结构,提高我市工业经济质量,保证我市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产学研联合工作的组织协调
产学研联合既涉及企业又涉及高校和研究院所,是一项几个方面利益集团结合的系统工程,彼此间的结合能否成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需要有机协调。因此,加强对我市产学研联合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对推动产学研联合工程的顺利实施,保证产、学、研各方合作成功,至关重要。为进一步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今年2月份,按上级的要求,根据我市的具体情况,由市经贸局牵头,与市教育局、深圳大学共同成立了“深圳市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协调办公室”,现已开展工作。各区经贸局、教育局、各行业协会、各工业企业,尤其是各大型工业企业以及各高校和研究院所,也都要加强对本部门产学研联合工作的组织领导,相应建立健全有关组织管理机构,一把手要亲自抓,真正做到把产学研联合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解决本城区、本行业、本企业产学研联合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产学研联合排忧解难,切实把产学研联合作为振兴本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推动本行业和本企业技术进步的有力手段抓紧抓好,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