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

  面向外贸货物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要依托开放的港口、机场、保税区,利用其功能条件、发展基础及政策环境,为产品进出口提供服务。其他物流中心建设要以人流、物流量大的大中城市为重点,以综合性、专业化、现代化为特色,搞好“两个结合”(与交通枢纽的结合和与大型批发市场的结合)。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要根据物流发展的新形势,引入物流企业,为扩大招商引资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搞好市场分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防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设施,加以整合与改造。建设新的物流基础设施,政府负责批租土地。要吸引国内外资金投资建设,实行股份制经营。列入城市规划的物流设施的新建或改造,省有关部门要作为基本建设或技术改造项目予以立项,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邮政物流配送中心和铁路专用物资仓储库(场)可按划拨方式使用土地,其他物流企业用地按鲁政发[2002]50号文有关规定给予支持和优惠。
  (三)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启动物流需求。工业企业要把优化内部物流管理,解决传统物流存在的弊端作为重要任务认真抓好。一是整合物流管理职能。136户重点企业要逐步建立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对分散的物流活动实施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管理。二是加强物流成本核算。改变现行的粗放管理模式,把运输、仓储、装卸、配送、物流管理、物流设备设施折旧等费用单独核算,建立物流成本目标控制制度,对物流绩效进行考核。三是实行主辅分离。逐步剥离传统体制下的自营物流功能,引进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培育和发展物流市场。四是改革物资管理方法。在分类管理、定额管理的基础上,对物资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减少资金占用和浪费。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内部“物资超市”。五是优化生产物流。机械、家电、电子等企业要对不合理的工艺流程进行调整和改造,逐步扩大工件直送工位范围。六是建立并完善企业物流标准体,系。通过制定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加强企业物流工作的标准化建设,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四)加大改革重组力度,培植现代物流产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培育优强物流企业作为工作重点,运用市场机制对现有社会物流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尽快形成一批功能齐全、设备完善、服务规范的骨干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支持鼓励跨地区、跨部门、跨经济成分的物流资源进行重组、兼并、联合;支持鼓励物流企业改制上市,扶优扶强。通过改制、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建立的物流企业,享受企业改革的有关政策。物流企业要根据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标准,完善物流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对科技含量高、增值服务强的物流企业,经科技部门认定,按高新技术企业对待。凡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均可按有关规定从事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服务等业务。
  (五)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动物流信息化和物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技术保障。要积极采用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技术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利用好邮政“185”特服号码,逐步构筑覆盖全省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要建立智能化运输系统,积极采用运输实时跟踪定位系统、运输路径优化地理信息系统、全球网络定位系统、二维条形码技术和射频技术等新型信息技术。企业要对供应、生产、销售、储运等环节的物流活动实行计算机管理,将制造商、供应商以及货主、用户联结起来,实现对物流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要充分利用省科技开发资金、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资金,加快企业物流信息化应用步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开发费用可在技术开发费中列支。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