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企业挖潜增效的重要措施来抓,突出抓好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管理和中心城市三个重点,加快构建全省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做出贡献。
(二)总体目标。依托交通和区位优势,努力构筑物流设施、物流信息、物流政策三大平台,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省重点企业物流成本占产品成本的比重有较大幅度下降;培育一批大型骨干物流企业和物流基地,形成山东物流品牌和有竞争力的物流产业群;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第三方物流占全社会物流的比重达到30%以上,在全省基本建立起快捷准时、经济合理、陆海空相连的现代物流网络。
(三)各相关行业的主要任务。
1.工业。改革传统运输、购销、储存方式,再造物流业务流程,解决物流管理职能分散、效率不高、效益流失等问题,实现物流管理创新,提高物流运作效益,减少两项资金及储备资金占用。
2.商贸。把发展现代物流与深化商贸企业改革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把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在发展连锁经营、扩大连锁规模的同时发展商贸物流配送;运用信息技术,在连锁和配送中开展电子商务;在搞好内部配送的基础上,向第三方物流延伸,降低商品流通成本。
3.第三方物流。各相关行业和企业要转变观念、完善功能、改进服务、整合资源,逐步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为用户提供完整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交通运输企业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运输场站和运输网络优势,增强物流服务能力,在物流配送中发挥骨干作用。铁路运输企业要搞好海铁、公铁联运,增加中长途大宗货物运输,扩大国际国内集装箱运量,发展特货运输,开行城市间直达快速列车及行包专列。航空运输企业要在发展客运的同时,拓展货物运输,扩大俄罗斯货运包机业务,打造机场物流品牌。邮政企业要利用“百年邮政”品牌,发挥实物传递网络优势,发展区域物流配送和社区服务,使之逐步成为邮政系统的重要增收手段。
4.通信。进一步完善数据网络和应用系统,建立具有开放、双向、多通道特征的,能够支持全省物流系统高效运作、分层次的物流信息应用系统,实现公共通信网络与企业物流网络的结合,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三、加快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