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专用玉米技术体系。在铁岭、沈阳、丹东市各建1处专用玉米技术研发中心;在40个专用玉米现代标准生产基地县各建1个专用玉米基本技术应用中心站。
积极发展玉米加工企业。围绕4个专用玉米优势区,继续扶持农业产业化加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的发展,实行农产品就地转化。积极扶持发展一批中型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一批大型加工企业。通过企业+公司+农民的模式,不断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
稻米加工。到2005年,全省水稻面积基本稳定在750万亩,水稻总产达39亿公斤,重点建设18个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包括辽中、新民、苏家屯、新城子、灯塔、辽阳、海城、台安、大石桥、盘山、大洼、铁岭、开原、东港、抚顺、清原、新宾等县 (市、区)。建设10个较大型的稻米加工企业,创建10个知名大米品牌,年出口优质大米30万吨,创汇4.5亿元。使一批稻米加工企业的产品能够逐步占领国内市场,争取打入国际市场。
大豆加工。到2005年,大豆面积计划发展到650万亩,平均单产190公斤,总产量达到123万吨,其中高油大豆订单生产面积达到400万亩。建设国家大豆育种铁岭分中心;在沈阳、铁岭建设高油大豆原种、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国家沈阳大豆种子质检中心;在辽中、抚顺、开原、昌图、辽阳县(市)建设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在丹东、铁岭大豆区域建设试验站;在省植保站建设高油大豆病虫监测、检疫中心;在昌图、铁岭、辽中、新民、法库、康平、抚顺、新宾、辽阳、灯塔、海城、台安、风城、庄河、宽甸、阜新、彰武县(市)安排高油大豆种植示范区200万亩。
蔬菜加工。到2005年,全省蔬菜计划播种面积900万亩,总产量2100万吨,总产值180亿元。重点扶持大连凯富隆食品有限公司(出口)等10大加工企业,年加工蔬菜产品8万吨,出口5万吨,创汇150万美元。
食用菌加工。到2005年全省食用菌面积发展到10万亩,总产量32亿吨。重点建设10大食用菌生产基地,发展10大食用茵龙头产业基地。
绿色食品加工。到2005年发展绿色食品产品数量A级280个,AA级20个,产量达到200万吨,在全省食品生产总量中的比重为3%。产地环境监测面积达到2000万亩,加工企业达到200家,销售额达到60亿元,使绿色食品加工产品数量占总量的60%以上。
2、林业加工业建设
速生丰产用材林加工。重点放在有培育速生丰产林条件的新民、辽中、黑山等36个县(市、区)。规划2006至2010年,全省规划发展速生丰产林200万亩。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