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特色种养业及其产业化
在我区的沙区、山区和林区分布着许多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动植物资源,要结合生态建设,进一步扩大特色种养规模,在恢复生态植被的基础上,进行适度产业化开发,实现“绿一片山川、带一个产业、兴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要重点扶持下列产业的开发,一是在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区,支持发展沙柳、沙棘、山杏、苁蓉、甘草、麻黄等产业化基地及其加工业;二是加快发展无公害蔬菜、瓜果、蓖麻、亚麻等具有地区比较优势的特色种植业及其产业化;三是发展鸭、鹅、鹿、兔等特色养殖及其加工业;四是通过高新技术开发动物脏器、骨血,发展生物制药加工业;五是支持发展中草药、蒙药的种植、加工高科技产业化项目。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领导和服务协调
我区农牧业产业化工作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很不平衡,有三分之一的旗县还没有起步。因此,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来抓,使我区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尽快形成“五级联动、四个结合、三个突破”的新局面。五级联动就是自治区、盟市、旗县、苏木乡镇和嘎查村做到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各自抓好自己的产业化工作。各地要根据实际编制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制定扶持产业化的政策和阶段性目标,并且付诸实施。四个结合就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要与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工业化、城镇化和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三个突破就是要在提高农牧业集约化水平上有一个新突破,在发展旗县经济上有一个新突破,在增加农牧民收入上有一个新突破。在具体措施上,一是搞好规划,加强宏观指导。发展产业化经营一定要从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实际出发,实行分类指导,切忌脱离实际,一哄而起。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要防止盲目上项目、铺摊子,搞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通过典型示范,总结推广各地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三是搞好服务,加大扶持力度。主要是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服务,规范市场秩序,搞好基础设施,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大对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力度
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既要充分尊重企业和农牧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政府不搞包办代替,又要加强政府的支持和服务功能,加大扶持力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政府在投入方式上要有新思路、新机制。从纵向上,要打破过去就生产抓生产,就基地抓基地的做法,从基地到龙头按产业化系列进行安排;从横向上,要改变过去各种资金单独分散使用的局面,财政支农、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利用外资、金融信贷等资金要按照自治区的总体规划,集中投向农牧业产业化的重点龙头企业。要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既要防止重复投资,又要克服投资分散的倾向。对重大项目可采取“拼盘”投资的办法,渠道不变,各计其功,以便形成合力,以求达到最佳的资金使用效益。今年自治区将筹集近3亿元资金,用于重点龙头企业新产品开发和基地建设,其中,争取国家经贸委、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债贴息1亿元;自治区本级及以工代赈5400万元;自治区经贸委贴息35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9000万元;财政支农专项1000万元,国家计委预算内建设资金1700万元,盟市、旗县也要积极筹措资金,搞好项目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