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桃园--北连阅江楼景区,南接外秦淮河风光带,展现古城文化遗存,延伸城河蜿蜒其间,建设城廓山环水绕,桃红柳绿梅黄,百姓安居乐业的桃园美景。
(2)静海寺--天妃宫因郑和航海而建的静海寺和天妃宫始建于600年前,它依狮子山西侧的明城墙而建,是狮子山景区乃至明城墙风光带的一部分,建成后将与阅江楼、小桃园等景区相连,成为集商贸、旅游、文化、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历史景区。2005年是郑和航海600周年,为此,围绕扩建静海寺、修建天妃宫的目标,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2003年重点完成招商及房屋拆迁工作,并力争部分项目开工建设,为2005总体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3)夫子庙--2003年夫子庙景区整治的核心任务是拓宽平江府路南北节点,增设标志,强化出入口的特征,以完善平江府路作为进入夫子庙核心篇章的重要序曲作用;加强管理,整治沿线违章、店招,恢复“粉墙、黛瓦、红柱”的仿古建筑街景原貌;改造平江府路至桃叶渡、白鹭洲公园沿线地段,打通夫子庙核心区与吴敬梓故居、白鹭洲公园的联系,从而充分挖掘夫子庙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示秦淮文化的独特魅力。整治工程将拆除影响景观的建筑约10000平方米,增加绿地约3500平方米,出新建筑约40余幢。
(四)改造百条街巷、亮化百幢楼宇
在去年整治主干道的基础上,今年整治工作目标向街巷延伸。目前,老城区内的一些次干道和小街小巷,还存在路不平,道不宽,景不美等与城市整体环境不协调,与道路系统不相配的现象,给老百姓出行带来不便,对老百姓的生活居住环境影响较大。根据道路交通功能和布局的需求,道路环境景观美化的需求,以及老百姓出行方便的需求,2003年将拓宽改造50条街巷、整治出新46条街巷,进一步提高老城路网的通行能力,美化净化道路空间,方便市民出行,改善百姓生活居住环境。
2003年的城市夜景灯光建设继续以楼宇亮化为主,同时向河道、景区整体环境延伸。亮化工作要突出文化特色,强化规划设计,采用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亮化集中度,构成点、线、面结合,高、中、低协调的多层次全方位城市夜间亮化景观体系。亮化新竣工高层建筑,突出长江路、中山路、中山北路、丹凤街等一批重要街区,凸显河道和树木亮化特色,做好住宅楼顶部亮化,配合实施三个历史景区灯光建设,打造南京城市夜景品牌。
四、工作方法
(一)坚持“三个先行”
--规划先行。以高起点规划为先导,超前科学决策,确保整治有序。坚持规划公示制度,保证规划的透明度、群众的参与度和征求意见的广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