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制造业。积极为信息化特别是电子政务等提供安全可靠的硬件设备,如网络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以及网管系统等。重点为能源、公交、金融、医疗等领域开发配套的电子信息产品与系统,积极推进IC卡及应用系统在各领域的应用,开发适用于小区和家庭的电子保安系统、POS机、高性能终端、商用收款机、计税收款机、支付密码器、条码读写器、智能卡及读写设备等金融商贸设备,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
视听产品制造业。积极推进数字技术处理电视、家用信息终端设备、数字有线电视产品、数字卫星电视产品,开发生产数字高清晰度彩电(HDTV);采用多媒体技术开发生产集计算机通讯和电视为一体的数字化家电产品。努力实现激光视盘机机芯、激光头、光学组件、编解码芯片等关键件的产业化,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建成DVD国内最大的开发和生产基地;保持汽车音响在国内的优势,积极发展数字音响和家庭影院,开发多功能家用投影电视,替代笨重的大屏幕彩电。
(二)软件业
做大企业规模。整合资源,重点培育20家重点骨干软件企业,其中1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力争培育1家销售收入达10亿元的软件企业。培育10家有一定规模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规模效应强、品牌形象好的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的骨干软件企业。发挥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南京、常州、无锡、苏州软件园形成的沿江软件产业带的区域优势,组建软件企业联盟。
做强优势领域。大力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产品,如:集成办公软件(OFFICE)、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等软件产品和3G芯片、安全芯片等,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体系建设上,围绕我省软件产业在电力系统应用、电信系统应用、企业信息化等方面的优势,挖掘我省丰富的教育、文化市场资源,拓展软件产业的市场空间。培育新的优势软件领域,促进软件产业资源整合,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规律的企业成长机制。加快骨干软件企业的形成,培育10个以上著名软件品牌。结合我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基础好、规模大尤其是外资企业集中的现状,鼓励开发嵌入式系统,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产品升级,促进加工型产业向自主开发型产业转化。
推动软件及软件服务出口。充分利用我省软件人才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实施适合软件交易特点的出口管理办法,为软件企业扩大出口创造条件。支持软件企业承担委托加工项目,逐步提高出口软件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逐步把我省软件出口拓展到应用服务、系统工程承包及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大胆吸收和借鉴符合国际惯例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改进软件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软件产品质量水平,增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扩大软件产业的国际交流,鼓励企业开展CMM认证,推动软件开发的标准化,鼓励软件企业积极承接国外软件定单,从软件模块定制加工逐步实现软件产品出口及相关软件服务的国际化。尽快建成软件出口服务体系,建立与重点出口市场相关行业组织的信息交换机制,研究分析国际软件市场与技术发展动态,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鼓励有竞争力的软件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到境外设立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和服务机构。通过与国际著名软件企业合资、合作,壮大我省软件产业规模,培养高层次的系统分析、设计和管理人才,提高我省软件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出口能力。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