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利用WTO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大力扶持我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争取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转让环保技术,努力提高我省环保监测能力,建立重点区域监测网络。
18.加快ISO9000、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以及环境标志产品的认证工作步伐,积极扶持环保友好产品和绿色产品的开发,把有利于环保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八)加强标准化建设
19.在不违背WTO规则的前提下,根据我省自然、地理、气候、人文等情况,构建一系列基于技术要求上存在差异的非贸易壁垒,包括技术性壁垒、市场及消费性壁垒、特色性壁垒和社会性壁垒等。
20.根据WTO/ TBT(世界贸易组织/ 贸易技术壁垒)中规定的正当目标原则和《
标准化法》等规定,在地方事权内,重点制订工业产品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地方标准。
21.尽快提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案,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提高标准化水平。加快建立我省软件产业和现代流通业标准化体系。
22.加快标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推行标准信息网络化,建立和完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及国外技术法规等标准信息库,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提高国际标准的采标率,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联系、交流与合作。
三、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
(九)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23.进一步放开项目审批。除重大项目和有特殊规定的项目外,对企业投资的一般竞争性项目,凡属于国家鼓励类的产业政策,在省的事权范围内,原则上由企业自主决策,改审批制为登记备案制。涉及属于企业自主权的生产、经营的审批,原则上由企业依法自行管理。凡是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由市场自我调节,政府只根据需要对部分商品和服务制定市场指导价或参考价。
24.改进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建设项目、重要资源开发项目的审批。完善财政支出项目和政府基金支出项目的审批管理。对有额度和指标限制或属于资源性、垄断性的开发和经营权的审批事项,采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公开招标、拍卖。加强对特殊行业、垄断性行业和社会公益性行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管理。
25.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审批部门必须对每项审批事项制定详细的操作规则和程序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申报者查询。规范行政审批项目收费,健全收费管理办法,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
(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
26.适应WTO的透明度规则,凡是我省政府及政府机关作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决定,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事项外,一律对外公开。
27.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宽带、高速、安全的电子政务专网平台,推广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加快我省政府资源数据库的开发利用,制定政府公共信息、电子交换信息、电子公务等标准,以及信息采集、加工、分类、索引、公布和更新等工作的流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