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覆盖10个城区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的32%。社区卫生服务有关配套政策尚未得到落实,尤其区财政投入不足,服务人员素质较低,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有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不到位,未有效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未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及双向转诊的机制。
(5)中医卫生资源缺乏。
市、区(县级市)属中医机构医疗设施、设备简陋,与同级西医机构相比,差距较大;专业人才培养不足,人才梯队不完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欠缺,制约了中医中药水平的提高。同时,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相关科研规模较小,科研产业化发展不够,未能适应广州经济发展与居民对中医药的医疗保健需求。
(6)卫生信息基础建设薄弱,管理相对滞后。
卫生信息资源分散,信息标准化程度低。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和协调管理,影响信息资源共享,导致卫生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与现代信息化要求不相适应。同时,对卫生信息应用的水平较低,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在卫生决策和医院管理中的效应以及在开展高水平医学科研工作中的引导作用。
(7)卫生事业经费逐年增长,但卫生事业现状尚未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
近年来,市、区(县级市)财政对卫生投入逐年增加,但从广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及医疗卫生工作的现状衡量,政府投入尚不足。财政投入对卫生事业重点领域发展的导向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中医中药等卫生事业发展仍较滞后的局面未获根本改变。
(四)内外部环境及未来影响因素分析。
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卫生问题不断出现。首先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环境与生态的变化,公共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其次,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压力的增大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由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原因引起的精神病、性传播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依赖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人数将进一步增加;再次,人们对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关注将更加强烈,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将对卫生资源配置提出新的要求。
2.人口结构变化,将对卫生服务带来重大影响。首先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2.3%,对老年性疾病的医疗、康复、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境内外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传染病、非住院分娩、损伤与中毒等卫生问题应引起重视。
3.科技发展对卫生发展的影响。21世纪是信息化、生物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网上医疗服务咨询将成为可能,同时远程教育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医用设备、药物、基因技术将广泛应用。
4.教育体制改革将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为适应21世纪新型医学模式需求,医学教育应重新调整发展方向,解决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人员结构和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问题。
5.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卫生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卫生服务市场将在更大程度上开放,外资的进入将加剧医药市场的竞争,促进国内卫生机构的重组与改制。
6.新药的开发将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中药的精髓,随着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更新而得到 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天然药物成为研制新药的重要研究对象,中医药发展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