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杭州市法律援助条例(2001修改)

  (二)被告人是盲、聋、哑或未成年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三)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四)人民法院按规定指定辩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申请法律援助的当事人,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优先获得法律援助:
  (一)申请人为盲、聋、哑或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
  (二)请求给付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劳动报酬、救济金、抚恤金、社会保险金的。
  第十六条 法律援助主要采取下列方式:
  (一)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
  (二)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
  (三)民事和行政诉讼代理;
  (四)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
  (五)公证证明;
  (六)其他形式法律服务。

第四章 法律援助的程序

  第十七条 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应向市法律援助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下列资料:
  (一)本人身份证或者户籍证、暂住证,代为申请人应提交代理资格的证明;
  (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有关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的经济状况证明;
  (三)申请法律援助事项的基本情况及有关证据材料;
  (四)法律援助管理机构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八条 法律援助管理机构应自收到法律援助申请之日起七日内完成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发出《同意法律援助通知书》,并指派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人员实施援助;对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受指派的法律服务机构与受援人应当签订法律援助协议,明确规定免收或者减收费用及双方的其他权利义务。
  第十九条 杭州市、区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由市法律援助管理机构统一接收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人民法院对需要指定辩护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应当在开庭十日前,将《指定辩护律师函》和人民检察院起诉书副本递交法律援助管理机构,同时对被告人接受法律援助的条件作出说明。
  第二十一条 法律援助管理机构对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应当自接收之日起三日内指派法律服务人员提供辩护。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