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吉林省档案条例(2002修改)

  (三)列入县以上重点建设项目(工程)、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普查项目的;
  (四)举办或者承办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内具有重大影响活动的;
  (五)国有企业产权发生变动的;
  (六)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其他重大事件的;
  (七)发现重要、珍贵档案和资料的。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的重点建设项目(工程)、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改造项目在竣工验收或者进行成果鉴定时,应当由项目主管部门通知并会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档案进行验收。
  其他重要的建设项目(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技术改造项目验收时,应当由本单位档案机构对项目(工程)档案进行验收。
  第十五条 各单位必须按照下列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档案和档案目录以及与档案有关的资料:
  (一)列入省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20年的,在3年内向省综合档案馆移交完毕;
  (二)列入市(州)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10年的,在2年内向市(州)综合档案馆移交完毕;
  (三)列入县(市、区)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5年的,在1年内向县(市、区)综合档案馆移交完毕;
  (四)列入专业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按照有关专业档案接收年限的规定,向专业档案馆移交。
  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者延长档案移交期限的,应当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同意。
  第十六条 综合档案馆接收档案的范围,由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专业档案馆接收档案的范围,由专业主管部门制定,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
  第十七条 各级综合档案馆应当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馆库。
  禁止在危房和不安全的环境中保管档案。
  第十八条 综合档案馆、专业档案馆和单位内部档案机构,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便于对档案的利用;配备必要的设施,确保档案的安全;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第十九条 因保管条件恶劣,可能导致档案损毁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