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条 凡申请从事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经营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规定的固定场所和营运设施;
(二)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注册资金;
(三)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四)有与营运规模相适应、符合技术标准和有关部门规定的车辆及保修设施;
(五)有合格的驾乘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十二条 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条件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人,均可申请从事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经营活动。
申请从事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经营的,应当持书面申请及相关证明材料向公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企业资质证书》(以下简称资质证书)。公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予以审查,对审查合格的颁发资质证书,不合格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未取得资质证书的,不得从事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经营活动。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经营者必须接受公交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营运资质的定期审查。
第十三条 新开辟的、经营权期满的和在经营期限内需重新确定经营者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线路,市公交行政主管部门应通过招标或拍卖方式确定线路经营权。
经招标无经营者投标、中标及竞买的线路,市公交行政主管部门可在过渡期限内处置线路经营权。
第十四条 取得线路经营权的,由市公交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线路经营许可证。
不得擅自转让线路经营权。
第四章 营运与乘务管理
第十五条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经营者应按公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行经路线、停靠站点、首末班发车时间、车型结构、配备车辆数等规范组织营运。未经原确定机关同意不得擅自变更。
第十六条 因城市建设、重大活动等特殊情况确需停运或改变营运线路和站点的,由公交行政主管部门提前3日向社会公告。
第十七条 非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车辆不得从事城市公共客运交通活动。
第十八条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经营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