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接种单位应当将卡介苗接种情况及时填入计划免疫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片。
卡介苗接种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并经结核病防治机构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接种工作。
第八条 卡介苗接种发生差错事故或者严重异常反应时,接种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抢救和治疗,并报当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诊断小组认定,同时逐级上报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延误或者隐瞒不报。
第九条 下列人员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接受肺结核病预防性体检:
(一)中学、大中专院校新入学学生;
(二)新就业的人员;
(三)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和有害气体的人员;
(四)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家属及与其密切接触者;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人员。
第十条 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应当避免传播或者可能传播肺结核病的行为,在传染期内应当暂时停止学业或者工作,并及时主动接受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的治疗和管理。
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拒绝接受治疗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或者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可以要求病人所在单位督促病人配合治疗。
第十一条 结核病防治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和结核病病人,应当按照卫生防疫机构的要求对结核菌污染的场所、污水、排泄物和废弃培养基等进行消毒或者卫生处理。
第十二条 发生结核病暴发流行的地区,有关单位、个人应当积极配合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者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对结核病病人进行规范化治疗管理。
第三章 肺结核病人的报告、诊治和管理
第十三条 肺结核病为乙类传染病,对其实行归口管理和督导治疗。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费用实行减免,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规定。
市、县(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医疗保健机构应当采取严格措施对肺结核病进行重点监控,积极发现传染源,做到早期发现,合理治疗。
第十四条 医疗保健机构医务人员对有呼吸道症状两周以上以及其它疑似肺结核病的就诊病人,应当将查痰和x线检查列为常规检查,及时发现肺结核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