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西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1996修正)

  第十六条 建立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制度。
  两个以上行政执法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同级人民政府予以协调;协调有争议的,由上级人民政府决定:
  (一)对行政执法权限有争议的;
  (二)对同一案件的处理意见不一致的;
  (三)行政执法部门提出的其他需要协调的行政执法争议。
  第十七条 实行持证执法制度。
  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国家规定统一着装的,应当着装整齐。
  行政执法证件式样由省人民政府统一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建立管理档案。
  第十八条 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行政执法监督工作需要,聘请行政执法监督员。
  行政执法监督员可以对行政执法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查询;发现行政执法活动中存在问题应当及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受有关国家机关委托,对行政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调查。
  第十九条 行政执法监督员应当忠于职守,作风正派,办事公正,熟悉法律、法规和行政执法业务。
  第二十条 进行行政执法监督,应当出示行政执法监督证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材料,不得拒绝和阻挠。
  行政执法监督证件式样由省人民政府统一规定。

第三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行政执法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其主要负责人依照行政监督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越权执法,经督办不改的;
  (二)不按本条例规定的期限和要求报送备案或者报告行政执法情况的;
  (三)妨碍行政执法监督员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
  (四)其他违反本条例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停止上岗执法;违反行政监察规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