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前,应当将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报送市、县(市)城市绿化主管部门审核。未经审核同意的,规划管理部门不得发给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设项目竣工后,市、县(市)城市绿化主管部门应当参加该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的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附属绿化工程因季节不适宜未能按期完成的,经市、县(市)城市绿化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期至验收后的第一个绿化季节内完成。
第十三条 建设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道路绿地和重点绿化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设计方案报经市、县(市)城市绿化主管部门审批,并按照批准后的方案建设施工。
第十四条 公园内非植物占地面积(不含水面面积)不得超过百分之三十;其他城市绿地内非植物占地面积不得超过百分之二十。园林建筑及小品的占地面积不得超过总绿化用地面积的百分之二。
第十五条 城市生产绿地面积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二。
第十六条 凡在本市、县(市)从事城市绿化工程施工的单位,必须持有市、地级以上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证书。
第三章 保护和管理
第十七条 树木所有权按下列规定确认:
(一)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在其管辖范围内种植的树木,归国家所有;
(二)单位在其用地范围内种植的树木,归该单位所有;
(三)个人投资在自住房屋的庭院内或房前屋后种植的树木,归个人所有。
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中种植的树木,归使用土地的单位所有;另有合同的,按合同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 对城市绿地按下列分工实行养护责任制:
(一)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道路绿地,由绿化专业养护单位负责;
(二)居住区绿地,由居住区管理单位或房屋产权单位负责;
(三)单位附属绿地,由产权单位负责;
(四)各单位门前责任区内的花草树木和绿化设施,由责任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