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办法(1997修改)

  第七条 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假冒注册商标行为:
  (一)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二)在同一种或者类似的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
  (三)销售明知或者应知是假冒注册商标或者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五)故意为假冒注册商标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
  第八条 经营者在生产销售中不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与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第九条 经营者在生产销售中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以及代表其名称或者姓名的文字、图形、代号、标志,诱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经营者租赁他人柜台、场地、设施等进行商品经营的,应当在明显位置上悬挂营业执照,不得冒充出租人进行经营活动。
  第十条 经营者在生产销售中不得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采用下列手段,对商品质量作诱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使用被取消的质量标志;
  (二)伪造或者冒用专利标志,使用已经失效的专利号;
  (三)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检验合格证、许可证号、准产证号或者监制单位;
  (四)伪造或者冒用商品的生产地、制造地、加工地;
  (五)虚假表述商品的性能、用途、规格、等级、数量、制作成份和含量;
  (六)伪造商品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和失效日期或者对日期作模糊标注;
  (七)商品及其包装上应当标明的内容未按规定标明。
  第十一条 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价格、质量、性能、用途、制作成份、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售后服务以及对推销商品所附带赠送礼品的品种和数量作诱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前款所称其他方法包括下列行为: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