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监察厅等单位关于建立健全
行政审批程序性规定和责任追究办法意见的通知
(湘政发[2002]28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省监察厅、省政府法制办、省编办《关于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程序性规定和责任追究办法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湖南省人民政府
二00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关于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程序性规定和责任追究办法的意见
(省监察厅、省政府法制办、省编办
二00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根据《
国务院批转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发[2001]3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程序性规定和责任追究办法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程序性规定和责任追究办法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合理原则。制订行政审批程序性规定,要充分体现依法行政的要求。审批程序有法律规定的,要严格按法律规定,并加以细化,便于实际操作;没有法定程序的,要从实际出发,依法合理制定。审批条件和标准必须依法明确,不得包含不确定的内容。法律条款对审批条件和标准规定原则性较强的,行政机关必须结合实际加以明确,但不能超出该审批事项所必需的合理限度。除依法规定并公开的审批条件和标准外,不得随意增加其他条件或限制。
(二)精简效能原则。要合理划分和调整部门和岗位之间的行政审批职能,简化程序,减少环节,加强和改善管理,强化服务,提高效率。要根据审批事项的重要程度、审批的难易程度和权限的大小,分为简易、一般和复杂三类审批程序,设置相应的工作流程。审批程序必须方便当事人,并规定合理时限。要改进审批方式,积极推行电子政务、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互联审批、主办部门负责制等,提高工作效率。
(三)权责统一原则。要实行审批责任制,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在赋予行政机关及审批人审批权时,规定其相应的审批责任,明确行政审批每一个环节的权限和责任,做到责任到岗,权责一致。对不依法依规审批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政审批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或法律责任。
(四)公开透明原则。要从本部门的实际和审批事项的特点出发,提高审批工作的透明度,要让群众知情,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对符合审批条件和标准但需要择优审批的,应当在程序中规定以集体讨论、听证、招标投标、拍卖等公开、公正的方式进行选择,不得由个人擅自决定,搞“暗箱操作”。除按国家保密规定应予保密的内容外,行政审批的申请条件或材料、受理部门、收费标准及其他程序性规定等,都应当在办公地点、办事大厅或办事窗口、政府网站上公开。对外公开的内容要与审批制度规定和实际的审批办法保持一致性。凡是公开的,必须严格执行;凡是未公开的,不得作为行政审批的依据,不得在审批过程中随意解释或附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