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狠抓政策落实,发挥政策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健全政策落实机制,对每一项政策的落实都要明确主办部门、协办部门及督办部门的责权利关系,绝不允许推诿、扯皮,保证政令畅通。对落实政策取得的好经验,要及时加以总结和推广,发挥导向作用。采取专项检查等多种形式,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囿于地方和部门利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造成“政策梗阻”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对推托搪塞、顶着不落实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五、加强宣传引导,形成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服务于发展的浓厚氛围,创建优良的舆论环境
13、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对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认识。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作为中心学习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坚持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要联系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对照先进地区找差距,使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凝聚力,就是再增的资源优势,紧紧咬住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胆试、大胆闯,做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把解放思想充分体现在创造环境、发展先进生产力上。
14、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舆论强势。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把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宣传作为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通过开设专栏和专题节目,组织开展新闻宣传战役,努力形成“人人是环境,人人有责任”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我省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优惠政策和名优产品,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1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结合落实《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文明行业、文明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点解决社会诚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道德风尚。要继续推进“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建设,提高黑龙江人的整体素质,树立黑龙江人思想解放的创新形象、胸襟宽广的开放形象、拼搏自强的进取形象、整洁礼貌的文明形象。
16、抓好典型宣传,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新闻工作者要深入改革和经济建设第一线,及时发现和宣传为经济建设服务意识强、成绩突出、受到企业和社会各界赞誉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对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事例,要进行剖析、讨论,引导人们举一反三,从中吸取教训;对严重干扰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事例,要公开曝光。要保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对搞有偿新闻的要坚决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