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青海省财政农口专项资金投入与农牧民增收挂钩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

  3、人畜饮水工程,按解放主要劳动力——可出外打工——增加收入的方法计算,政府每投入1元,可使项目区农牧民人均增收0.175元。
  4、小流域治理工程,仅指坡改梯后增加粮食产量方面。按国家每亩梯田补助300元、实现人均1亩梯田计,政府每投入1元,可使受益区农民增加收入0.115元。
  (二)林业方面
  1、薪炭林建设,政府每亩投入135元,按间接伐10%计,可取得薪炭木200公斤,以每公斤0.10元计,可收入20元。政府每投入1元,可使项目区农民增加收入0.15元。
  2、经济林建设,每年政府投入500—1000万元,可建成500—1000亩经济林(主要是花椒、苹果、山杏),按亩均投入1万元计,收入在1400—2200元之间。政府每投入1元,可使项目区农民增收0.16元。
  (三)农业方面
  1、农业十项技术推广项目
  (1)引进新品种繁育技术。引进50个优良新品种,选育出适合我省推广的优质、高效农作物品种;繁育推广现有优良品种26个,生产各类作物良种280万公斤,按各类作物种子每公斤平均价格2元计,产生直接收益560万元。所生产种子第二年可供200万亩大田用种,亩增产粮食10公斤,可新增粮食2000万公斤,按每公斤1元计算,新增效益2000万元,可使项目区70万农民人均增收28元。
  (2)旱作节水农业技术。项目实施面积5万亩,平均混合单产增加15公斤左右,力争实现总增粮食75万公斤,按每公斤1元计算,新增收益75万元,可使项目区3万农民人均增收25元。
  (3)优质豆类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项目实施5.5万亩,平均单产增加20公斤,实现总增粮食80万公斤;豌豆1.5万亩,平均单产增加10公斤,实现总增粮食15万公斤。按蚕豆价格每公斤1.6元计,豌豆价格1.6元计,可新增收益152万元,使项目区20万农民人均增收7.6元。
  (4)农机化节本增效技术。在大通、湟中、民和等9县推广实施5万亩。粮食平均亩产比常规播种每亩增产10公斤,实现总增粮食50万公斤。按每公斤1元计,可新增效益50万元,可使项目区15万农民人均增收3.3元。
  (5)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项目实施1万亩,力争实现新增粮食80万公斤,按每公斤1元计(折主粮),可新增效益80万元,使项目区16万农民人均增收5元。
  (6)蔬菜模式化栽培技术。项目实施1万亩,新增产量100公斤,按每公斤平均1元计,可新增效益100万元,使项目区4万农民人均增收25元。
  (7)病虫害统防统治项目50万亩。通过病虫害的防治,力争亩均挽回粮食30公斤,总量1500万公斤,可使项目区100万农民人均增收15元。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