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各级教育部门要全面贯彻实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完成《意见》提出的“要将残疾学生的身心康复工作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针对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科学地开展康复工作”的任务,特别要重视“3岁以下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工作”。
4、公安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精神病管制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精神病患者的社会管控体系,努力做好对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对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积极宣传、大力普及精神病康复的有关政策、法规,努力营造良好的精神残疾康复治疗工作氛围。
(三)对贫困残疾人康复提供特殊帮助。各级政府要对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和医疗救助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分级负担、减免费用等措施,切实解决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的实际问题。
1、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为贫困残疾人进行医疗康复服务时,要酌情减免治疗费、诊断费、检查费、训练费及其他相关服务费用,切实解决贫困残疾人的实际困难,以达到贫困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的。
2、各级民政部门要充分考虑残疾人康复的特殊性,在城市社区网点进行免费康复训练的同时,对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线和农村特殊困难的残疾人,根据当地的实际人数,分级按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给予康复服务补贴;对每年在农村、牧区实施的残疾人专项康复项目工程,按照各地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康复服务经费补助。
3、各级残联要多方筹集资金,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医疗、教育等相应机构逐步建立残疾人康复技术资源中心(站、点),配备必要的康复器材,建立专家技术指导小组,组织培训残疾人康复技术人员,不断提高康复技术水平。
(四)加大经费投入,开发社会资源,确保残疾人康复任务的完成。
1、各级政府要切实将残疾人康复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需要,按照残疾人事业发展计划规定的残疾人康复任务指标,安排落实康复经费。对贫困地区残疾人康复经费的补助,省财政每年从中央下达的对口扶贫资金中,适当给予支持。
2、各级卫生、民政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残疾人康复工作;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贫困残疾人救助、残疾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在相关的医疗机构和社区服务机构,设置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场所,做到有场地、有设备、有专(兼)职指导训练的工作人员,使更多的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