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条 水工程附属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水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做好水工程范围内水土保持和绿化工作。
第九条 水工程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监理制。
从事水工程勘测、设计、施工、检测、监理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
第十条 水工程项目建成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投入使用。工程管理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持有关资料到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
第三章 水工程管理与保护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确定辖区内水工程管理的责任主体。
取得水工程所有权或者经营权的单位和个人,是水工程管理的责任主体。
第十二条 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灌溉渠道、排水沟道、水文水资源等国有水工程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范围内水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的水行政监督检查工作,维护水事秩序。
第十三条 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河道、排水沟道、行洪道,可以根据规划和管理要求委托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第十四条 国家和自治区投资兴建的大中型水工程管理权发生变更的,应当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水工程上已建和新建的交通设施,由产权单位管理。
第十五条 中、小型水工程可以依法转让、拍卖、租赁和承包。以转让、租赁、拍卖、承包等形式合法取得水工程所有权、经营权的单位或者个人,有保障水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的义务。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改变水工程原设计和功能。
中、小型水工程的转让、拍卖、租赁和承包,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
第十六条 从事工程建设,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或者对原有灌溉用水、供水水源有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