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改革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建立以岗位为基础,与企业经济效益和个人贡献相联系的激励工资制度。改革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分配办法,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具体可按《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的通知》(晋劳社劳资[2001]121号)执行。要积极推行库(站)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完善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约束机制。
(十)国有粮食附营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按照国家规定建立新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
六、加强企业管理,健全经营管理机制
(十一)以财务管理为重点,加强和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切实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使管理挖潜成为企业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实现增效的重要手段。要把加强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搞好成本核算,降低企业经营管理费用。要切实改善和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及时回笼销售货款,足额归还银行贷款本息,杜绝挤占挪用。改进资金结算,加大清欠工作力度,有效防止呆帐、坏帐损失,严禁企业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借款和贷款担保,国有粮食企业要确保收购资金封闭运行。要严格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确保会计报告信息真实可靠。坚决制止任意改变核算办法的行为,禁止套取国家财政补贴和虚列补贴收入。
(十二)切实做好企业库存粮油的推陈储新工作,减少粮油陈化损失。承储省、市(地)储备粮油的企业,要提高企业的储备粮油管理水平和调控效率,降低储备管理成本,并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轮换,确保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对商品周转粮要建立有效的推陈储新机制,1、提高对粮食推陈储新重要性的认识,防止出现新的粮食陈化,确保库存粮食的品质;2、要合理使用粮食风险基金,鼓励粮食企业扩大销售;3、要抓住有利时机,扩大粮食出口,开拓国际市场;4、鼓励粮食加工转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税收和资金上给予政策扶持。
(十三)搞好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具备一定条件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适应市场需要,制定和实施明确的发展战略、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要实行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建立重大决策责任制度,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率先实行企业各业务环节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引导企业学习、借鉴国内外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方法和手段,实现管理现代化、科学化。
七、切实做好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