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以区内国内市场需求为重点,搞好畜产、市场体系建设
面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要坚持分层次、多元化的原则,立足区内,国内畜产品市场,培育龙头企业,突出清真特色,实施名牌战略。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一是继续发展集贸市场中的畜产品交易市场,充分发挥现有畜产品交易场所的作用,二是抓好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的建设,调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畜产品供求,三是加强市场监督,完善市场规划,规范市场秩序,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四是调动社会多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市场开发,搞好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能够汇集人流、物流、信息流,高效、迅速、便捷的畜产品集散中心。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搞活流通。
八、强化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强防疫是发展畜牧业的关键环节。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法开展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全面实行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突出抓好国家监控的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要加强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重点区域的防疫条件,建立和完善动物疫病防治监测网络,实行严格的防疫工作目标责任制,形成运转有效的疫病快速扑灭机制。要加强和稳定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保证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同时要加快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推进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追溯制度和畜产品认证及免疫标识制度,对卫生不合格和染疫的畜产品实行无害化处理或予以销毁,保证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肉”。
九、拓宽融资渠道,切实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草原保护和建设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主要以国家和地方投入为主,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实施好退牧还草,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草原围栏、牧草种子基地等工程项目。要建立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多元投资相结合的投资体制。自治区安排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种畜的购置、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牲畜棚圈、饲草料加工机械购置补助。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积极支持山区畜牧业发展,增设符合畜牧业发展特点的3—5年期贷款,重点支持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养殖规模化小区的发展。
各市、县(区)要按照国发[2002]59号文件要求,制定好已垦草原退耕还草和禁牧舍饲工程实施方案,把工程任务落实到田头地块,落实到农户,享受国家粮食和资金补助。
十、切实加强对封育禁牧发展畜牧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