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的通知

  (二)2010年远景目标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改革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实现根本转变,培育和形成与国际惯例接轨,具有国际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矿业市场。以商业性勘查为主体的矿产资源勘查新局面基本形成,区内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等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具有一定保障,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形势有一定进展,区内紧缺的铌、钽、铝等资源具有安全、稳定的国外、区外供应渠道: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矿产资源具有持续、可靠的保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结构和布局趋于合理,煤炭开采总量控制在 4000万吨左右。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30%。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实行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与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分制运行。国家组织开展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工作,为矿产资源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为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提供基础信息服务,降低投资风险。商业性地质勘查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主要由开发矿产资源的投资者进行,鼓励社会多渠道投资开展适应市场需要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实现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与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互相促进、良性循环,保障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持续的资源基础和充分的基础地质资料保证。
  一、公益性地质调查
  争取列入国土资源大调查基础地质调查计划,统筹规划,分期实施,突出重点。
  “十五”期间,完成银川市幅、固原县幅、盐池县幅3幅(面积43848平方公里)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和主攻能源矿产与金、铜矿种区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2—3幅。
  开展贺兰山中南段、宁东台地西北部、卫宁平原和清水河中上游谷地等4个区块1:20万区域化探空白区扫面,总面积约1.35万平方公里。平原河谷区以农业化探扫面工作为主。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和矿山生态环境调查评价。
  二、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与国家出资的国土资源大调查相配合,自治区政府给予安排适当的配套资金。优先开展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地区和矿产资源具有潜力地区的调查评价,工作重点主要为能源矿产,包括灵盐台地、六盘山盆地、银川盆地、卫宁盆地石油、天然气调查评价,宁东煤田的煤层气和宁南地区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宁南地区铜、金矿资源评价,贺兰山北段金矿资源评价及六盘山早白垩世盆地芒硝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宁夏中新生代盆地可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调查评价、银川平原地下水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宁夏中南部新建扬黄灌区水文地质调查评价,南部山区严重缺水区的地下水调查评价(附表7)。
  三、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
  重点鼓励勘查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地热、优质环保煤、优质石膏、冶镁白云岩、优质石英岩、优质石灰岩、芒硝、铜、金等国内或区内资源供给能力不足的重要矿产;鼓励矿山企业在矿区、特别是资源耗竭矿区的周边和深部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增加后备资源,减缓产量递减。
  重点鼓励勘查区(附表8):
  (一)银川盆地油气勘查(共3个勘查区,规划区编号:矿勘1、2、4),
  (二)宁东地区油气勘查(共12个勘查区,规划区编号;矿勘5—15、41);
  (三)卫宁盆地油气勘查(共2个勘查区,规划区编号:矿勘16、39);
  (四)六盘山中生代盆地油气勘查(共8个勘查区,规划区编号;矿勘17—24);
  (五)贺兰山北段煤层气勘查(共3个勘查区,规划区编号:矿勘25—27),
  (六)宁东、宁中地区煤层气勘查(共10个勘查区,规划区编号:矿勘3、28—35、40)
  (七)银川盆地地热资源勘查(共3个勘查区,规划区编号;矿勘36—38);
  (八)宁东鸳鸯湖地区优质环保煤勘查(规划区编号:矿勘42);
  (九)卫宁北山优质无烟煤(卫宁煤)勘查(规划区编号:矿勘43);
  (十)西华山西南麓黑圈-达黄沟铜、金矿勘查(规划区编号:矿勘44),
  (十一)六盘山杨家岭铜、金矿勘查(规划区编号:矿勘45),
  (十二)宁南、宁东地区主要优质石膏勘查(共 2个勘查区,规划区编号:矿勘46、47);
  (十三)青龙山冶镁白云岩及优质灰岩勘查(规划区编号:矿勘48);
  (十四)贺兰山北段硅石资源勘查(规划区编号:矿勘49);
  (十五)青铜峡石灰岩勘查(规划区编号,矿勘50),
  (十六)固原县硝口芒硝资源勘查(规划区编号,矿勘51);
  (十七)宁夏中南部地区人畜饮用水地下水勘查(3个项目,12个重点勘查地段)。
  限制勘查区: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六盘山自然保护区。
  禁止勘查区: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四、区外和国外风险勘查
  主要为重点骨干企业-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亚洲最大铌钽产品上市生产企业)寻求大型矿石原料供应基地,开展区外和国外稀有金属矿产的勘查开发。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和初步可行性研究,拟选择国内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锡林浩特巴润乌德—海流特山稀有金属成矿区,乌拉特中旗角力格太—波罗图稀有金属成矿区,阿拉善左旗阿拉坦敖包稀有金属成矿区)和新疆喀什地区作为目标区,在国外拟选择埃塞俄比亚阿多拉地区作为目标区。

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一、调控矿产资源开采总量
  保持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依靠科技和体制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实行矿产资源的资产化经营,优化矿业组织结构,合理布局,提高优势矿产的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水平。鼓励开采国内、区内紧缺及市场需求的矿产;限制开采供过于求和造成环境污染的矿产,对出口优势矿产实行限产保值。
  鼓励、扶持灵盐台地、银川盆地,卫宁盆地、六盘山盆地的石油、天然气以及宁东煤田、贺兰山北部煤田的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确保油气增储上产,为建设新的能源化工基地提供资源保障。同时,鼓励和支持煤炭生产矿山对煤层气的抽取利用。调控煤炭开采总量,采用供需基本平衡、适度偏紧的供销策略,保持煤炭价格稳中有升,推行规模开采,优质优用,“十五”期末使煤炭生产总量控制在2400万吨。限制开采中硫煤、中灰煤,禁止开采含硫量大于3%的高硫煤和灰分大于40%的高灰煤,加强优质动力煤,无烟煤和特殊煤种主焦煤的保护性开采。通过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进一步提高太西煤(优质无烟煤)的国际知名度,并将产量控制在400万吨/年以内,将回采率由目前的60%—75%提高到80%左右。关闭和取缔低水平开采的小矿井。采取有效灭火措施,控制煤层自燃。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