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的通知

  宁夏建材工业“十五”规划的总体要求是,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紧紧围绕实现行业整体经济合理布局和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是水泥工业的规模化发展及以石膏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建材产业的发展。至2005年,主要建筑材料矿产品的需求为:水泥用灰岩635万吨,水泥用粘土31万吨,石膏103万吨,玻璃用砂岩10万吨,陶瓷土0.2万吨,砖瓦粘土260万立方米。
  根据自治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到2005年需要开采地下水资源7.8036亿立方米/年,到2010年需要开采地下水资源10.1719亿立方米/年。按供需平衡分析,2005年、2010年盐池县、同心县和固原地区缺水分别达1.6008亿立方米/年、2.0392亿立方米/年。
  根据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分析,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有需求的矿产资源共35种,至2010年有储量保证的13种,它们是:煤、耐火粘土、冶镁白云岩、磷矿、石膏,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石英砂岩、冶金甩石英岩、电石用灰岩、玻璃用白云岩、陶瓷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建筑用辉绿岩,石油、天然气、铁、砖瓦用粘土探明储量保证程度不足;铜、铅、锌、金、铌、钽、硫铁矿、锗、膨润土、锰、铬、硼、铝土矿共13种矿产有需求而区内无资源或基本无资源;制碱灰岩、熔剂用白云岩有探明储量而无市场需求;贺兰石、池盐、芒硝已开发利用,但资源不清,没有探明储量。
  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预测(附表6)。

第三章 规划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规划基本原则
  (一)地质矿产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基础地质资料的需求,保障能源和主要原材料矿产的有效供给。
  (二)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加强并超前进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使耗减的矿产储量适时得到补充和增加,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采选综合回收率;加强资源保护,节约使用资源;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合理开采,综合利用,提高伴共生矿产的综合利用率。
  (三)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利用西部大开发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开放区内矿业市场,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勘查、开发本区矿产资源,促进我区矿业发展。引进和发挥人才、地质勘查技术的优势,积极引导区内地勘、矿业企业到区外、国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增强我区矿业在国内外矿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保障安全、稳定、可靠的国内外矿产供应来源。
  (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预审制度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改善矿山(区)生态环境。
  二、规划目标
  (一)2005年规划目标
  1.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分制运行。加强公益性调查评价,完成区内面积60%以上的1:25万区调和重要成矿远景区1:5万区调、矿产综合调查评价工作,圈定5—10处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找矿靶区,提供3—5处大中型可供进一步工作的勘查基地。开展全区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和南部山区严重缺水区地下水勘查,通过地下水工程解决20万人饮水和40万头牲畜饮用水。开展重要城镇生活、工业用水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水源地勘查、矿山生态环境调查评价。鼓励对区内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地热、金、铜及区外周边有利地区开展铌、钽矿的商业性勘查。重要矿产的储采比和可供性有所提高。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得到有效调控,与经济总量增长相适应,能源和主要原材料矿产供应得到保障。区内的石油产量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增储上产,由目前的年产8万吨增至2005年的36万吨,天然气、煤层气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充分利用邻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煤炭开采总量控制在2400万吨,其中太西煤控制在400万吨以下,与此同时,每年减少煤田自燃引起的损失20万—30万吨。银川盆地地热得到有效利用,能源矿产结构有较大改善。优质高效的非金属矿产得到规模开发利用。全区矿业总产值达到188亿元,其中采选业53亿元,相关产业135亿元。
  3.矿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得到调整、优化。优势矿产的开发利用得到加强,形成西北地区重要的煤—电基地、能源化工基地和铌、钽、铝镁工业基地以及优质非金属矿产资源(硅石、石膏,芒硝等)开发基地。矿业企业逐步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的轨道。完成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严重、市场竞争力弱、环境污染严重的小矿山的关停并转工作,小矿山数量比目前减少10%。矿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优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矿产品比例有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低进高出的矿产品进出口结构。发挥技术与煤、电优势,充分利用国外和区外铌、钽、铝土矿(精矿)资源,保证东方钽业有限公司与青铜峡铝厂两个重点骨干企业的发展,使其在国际、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得以巩固和提高。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国内、外企业投资开发区内矿产资源。
  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初步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乱采滥挖、破坏性开采的状况基本消除。矿山开采规模与矿床储量规模基本相适应。石油、天然气矿产采收率有所提高,煤炭大中型矿、小型矿开采回采率由目前的60%—75%、30%—50%分别提高到78%、55%,全区煤炭入洗率达到70%左右,其它固体矿产采选综合回收率比现状提高3%—5%,伴共生矿产综合利用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先进适用的采、选、冶技术、设备、工艺和方法得到大力推广应用,矿产品的深加工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明显提高。
  5.矿山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矿山环境监督管理得到加强;不再新建对生态环境破坏具有不可恢复的矿产开采项目;开采矿产资源实行矿山闭坑保证金制度;矿山“三废”治理率基本达到国家要求,开展银川市镇北堡矿区、石嘴山矿区等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矿山土地复垦面积新增3650公顷;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25%以上,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率明显下降。
  6.形成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深化改革,初步建立以市场信息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和以矿业权市场、矿业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矿业市场体系。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