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储存埋藏浅,开发技术条件好。煤炭各主要矿区多为煤层群,主采煤层厚,埋藏浅,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宜于机械化开采;非金属矿产矿层多裸露地表,一般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交通方便,易于开采。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保护措施
宁夏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28种(不含地热、地下水,附表4)。煤的产值最高,占矿产品总产值的87.26%,其次是砖瓦用粘土、石油、建筑砂石、水泥用灰岩,产值分别占4.63%、4.47%、1.36%和1.15%。宁夏销往区外的矿产品及初级加工产品主要有煤、石膏、洗精煤,焦炭、活性炭、铝、铝材、镁,硅铁、耐火材料、水泥等。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低,后备资源潜力大。有探明矿产储量的137处矿产地(不含地下水)共开发利用了76处(停采12处),占55.5%;尚未利用的矿产地61处,占44.5%,其中煤产地27处,未利用储量273.97亿吨,占保有储量的89%;未利用石膏产地3处,未利用储量13.1亿吨,占保有储量的97%,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砂岩、制碱用灰岩、饰面用大理岩、硫铁矿、铜矿、建筑用辉绿岩和水泥配料用板岩尚未开发利用,水泥用灰岩95%的探明储量、电石用灰岩99.38%的探明储量未利用。1999年地下水开采总量为5.7509亿立方米/年,占地下水开采资源量的23.11%,且主要分布在宁夏北部地区,而宁夏中南部地区严重缺水。全区已探明的 13处矿泉水,曾开发利用5处,但目前已停产2处。宁夏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刚刚起步,银川市地热田蕴藏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可开采资源量为1.796亿立方米。单井出水量800—1440立方米/日,井口水温达55—68℃,属中低温型地热资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全区井下开采的固体矿产仅有煤、磷,煤矿平均回采率为52%,磷矿回采率为75%;其他非金属矿产均露天开采,回采率一般达90%—95%。
为加强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先后制定了《
宁夏回族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汝箕沟无烟煤开采保护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石开采保护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全区矿产资源储量和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萎缩。近些年来投入严重不足,地勘队伍人力资源流失严重,技术装备落后,勘查项目很少,大多数矿产的资源储量增长缓慢,部分矿产资源因勘查程度低,存在着一定的开发投资风险。
2.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低。多数矿山开采规模小,特别是占全区矿山总数98.9%的集体和个体煤矿、建筑用砂、石材、砖瓦粘土矿等小型矿山企业,生产设备、采掘工艺落后,管理水平差,经营粗放,生产效率偏低。
3.矿业呈现煤炭一建材型单一结构。煤炭资源的开发占主导地位,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地热等能源矿产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有待加强,一些资源丰富的非金属矿产如石膏、石灰岩、石英岩、白云岩等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矿产品结构单一,多以廉价原矿和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少。
4.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地表水与地下水利用还没有实现合理调配,个别地区存在大引,大排、大水漫灌等用水方式,地下水资源利用率较低,黄河灌区地下水位大幅上升,而部分地方因滥采地下水导致出现区域性降落漏斗。另外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采用明渠排放影响浅层地下水水质,部分取水井成井工艺及结构不合理导致潜水和承压水混合开采或咸、淡含水层的相互混合,导致地下水水质污染。
5.矿山环境问题突出。全区绝大多数矿山企业重采轻治,没有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煤矸石、尾矿、废渣、废水不合理堆(排)放,侵占、污染土地和水源,破坏植被;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
三、矿产资源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
根据《宁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暨‘十五’规划专题研究报告》,未来15年,特别是“十五”期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水电、石油、天然气、地热、风能等洁净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消费结构的多元化格局必将形成,但随着宁夏煤化工和煤电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煤炭需求还将会呈增长趋势。以“十五”期间自治区GDP平均增长9%为依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05年区内煤炭消费需求预计为1800万吨,区外市场按 600万吨计,全区煤炭需求总量将达2400万吨。按照未来全区火电基地建设规划目标,将建设千万千瓦级的火电基地,使之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之一。目前,在扩建石嘴山电厂4×330兆瓦工程,逐步建设灵武4×300+4×600兆瓦坑口电厂,中宁电厂2×300兆瓦技改工程和大坝电厂三期4×600兆瓦扩建工程,电煤需求量将大幅度增长,至2010年达2040万吨左右。另外,还要进一步扩大煤炭气化、液化规模,煤化工需原煤近1400万吨,再考虑能源结构调整约减少400万吨原煤,预计2010年全区煤炭需求量约4000万吨。
根据宁夏现有石油工业布局及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宁夏炼油厂年加工原油能力达200万吨(计划供应仅75万吨),马家滩炼油厂有50万吨的原油加工能力,共计需求量250万吨。原油供需缺口相当大,炼油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因此,应重点支持和鼓励宁夏石油、天然气的勘查评价工作,要在政策上、工作环境上积极支持国内各大石油勘探公司的地质勘查工作。
随着民用天然气作为一项城市基础设施事业的逐步推开,以及宁夏化工厂规划建设年产200万吨尿素的大化肥基地的实施,我区对天然气、煤层气的需求最逐年递增,2000年需求量为6亿立方米,2005年将达到19亿立方米。
地热资源尤其是银川市地热田的开发利用,可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另外,地热水所拥有的医疗保健功能,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大有益处,作为一种洁净能源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市场前景较为乐观。
依托矿产资源优势,能源优势(煤、电)和技术优势获得发展的非能源工业企业主要包括冶金工业、建筑材料工业。冶金工业已成为宁夏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十五”期间重点发展以铝、镁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钽铌为主的稀有金属工业,金属制品为主的钢铁加工工业和硅,铁合金、碳化硅、炭素制品为主的冶金炉料工业,按照冶金工业规划,至2005年,对主要矿产品的需求,铌钽铁矿(精矿)0.15万吨,冶镁白云岩30万吨,冶金用白云岩55万吨,冶金用硅石(包括石英岩、砂岩、脉石英)2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