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的通知

第二章 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概况

  一、矿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地处黄河中上游,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东北部,东北、西北、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东部和南部、西南分别与陕西省和甘肃省毗邻。地理坐标:东经104°17′—107°39′,北纬35°14′—39°23′,国土面积5.19万平方公里。1999年末,全区人口543.29万,其中回族人口186.59万,占全区总人口的34.34%。
  自治区成立40多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建立了以煤炭,电力为基础,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医药、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的具有地方特点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0.13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252.39亿元,年均增长14.5%,“九五”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近9%。
  (二)矿业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形势
  矿产资源大部分分布在鄂尔多斯能源资源集中区西部,矿业及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截止1999年底,全区共有矿山企业849个(附表5),从业总人数57828人。1999年宁夏矿业及相关产业总产值115.1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252.39亿元的45.64%,其中矿业总产值31.65亿元,占宁夏工业总产值的12.54%,矿业相关产业总产值83.54亿元,占宁夏工业总产值的33.10%。1999年度出口的矿产品及初级加工产品达45种,出口总额 20422.58万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64%,出口的主要产品有无烟煤、金属镁、硅铁、钽粉、钽材、钙化合物等。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十五”期间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环节和突出任务。与矿业有关的传统支柱产业是我区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要加快石化、冶金、煤炭、电力(尤其是坑口电站)、建材等产业的改造升级,围绕增加品种、强化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重点改造一批骨干企业,使其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宁夏的矿业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高成本、低附加值的矿产品及其制品将受到一定的冲击,规模较小、污染环境、效率低下的矿山将会失去市场。另一方面,宁夏必须立足资源、技术优势和所处中国中、西部结合部位的区位优势,建立全方位开放的矿业格局,更广泛地利用区外、国外的铝、铌、钽等资源,形成和建立铌、钽、铝镁工业基地、煤—电基地、能源化工基地、优质非金属矿产资源(硅石、石膏、芒硝)开发基地,采用“两头(原料、产品)在外,大进(进口)大出(出口)”的方针,发挥品牌优势,进一步提升宁夏铌,钽、煤的国际竞争力,发展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矿产品,增加金属镁、硅铁、钙化合物等我区优势矿产品及其制品出口;利用好国家对西部省区的优惠政策,推进矿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快宁夏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实现“西部大开发,宁夏要争先”的战略目标;积极利用外资勘查开发本区矿产资源、通过“走出去”赴外勘查开发本区急需的矿产资源,实施重要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及勘查概况
  宁夏的地质工作始于19世纪末,至建国前,仅有少量的路线调查和专题研究。建国后,地质和各工业地勘部门先后开展了大量的地质调查,普查找矿和勘探工作。截止1999年底,在基础性地质调查方面(附表13),完成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重力扫面工作,1:100万航磁已覆盖全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宁夏总面积的34.7%,1:20万化探扫面3.9万平方公里,占宁夏总面积的75.3%。在矿产地质调查、勘查方面,已发现矿产50种,有探明资源储量的32种(附表1)、矿产地137处(附表2)。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勘查方面,完成了全区1:20万综合水文地质调查、7个市(县)1:1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8个市(县)1:10万农田供水勘查、28个供水水源地勘查评价(附表3)。近年来还开展了中南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和全区1:50万环境地质调查。
  能源矿产勘查完成了主要煤矿区及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油气区普查,重要煤矿区详查和主要含油(气)区块的勘探等工作,查明了58处煤炭矿产地和7处中小型油、气田。近年来,对煤层气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评价,圈定了10个前景较好的区域。地热勘查也已取得重大突破,普查了银川市地热田。
  非金属矿产和金、铜等金属矿产的勘查部署较为零散,工作程度不高,探明的资源总量有限。优质石膏、冶镁白云岩、芒硝,贺兰石等矿产探明的资源量较少或尚未探明资源量。
  全区矿产总的勘查程度还不高,达到勘探(精查)程度比例较高的矿种仅有熔剂用硅石(100%)、熔剂用白云岩(100%)、煤(48.3%)、玻璃用砂岩(33.3%)、水泥用灰岩(28.6%)、冶镁白云岩(20%)等。矿产勘查的控制深度,煤炭一般600米以浅;油、气一般1000—2000米;铁、铜、金等金属矿产多为300—400米以浅;非金属矿产一般在100—200米以浅;地下水平原区一般350米以浅,山区达500—800米。
  (二)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
  宁夏具有矿产资源种类不多而煤炭资源与非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产地相对集中、开发强度不高、开发潜力很大的主要特点。
  1.矿产资源种类较少。全国有探明储量的155种矿产宁夏只有32种,且以煤为主,次为建材非金属矿产,金属矿产贫乏。截止1999年全区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8种,其中建筑用辉绿岩、水泥配料用板岩居第2位,煤、石膏,冶金用砂岩居第6位,砖瓦用粘土居第7位,冶镁白云岩、冶金用白云岩居第8位。
  2.分布较广泛。煤、石膏、石灰岩、石英砂岩、白云岩等沉积矿产分布广泛,其中含煤地层面积达1.1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2.6%,后四种矿产出露面积为2393.3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4.62%。
  3.产地相对集中。煤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北段、宁东、宁南和香山四个煤田区,石膏90%以上储量分布在同心县第三纪盆地和中卫县石炭纪地层,石灰岩、石英砂岩、白云岩主要分布于贺兰山、青龙山、牛首山、天景山等地。
  4.少数矿石质量特优。石炭井矿区是西北地区现有最大的焦煤基地;汝箕沟所产无烟煤(“太西煤”)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高发热量、高化学活性、高比电阻率、高强度、高含炭量、高块煤率等特点,其质量为全国之冠,适用于造气、生产碳素制品、冶金高炉喷吹的优质煤种,并畅销国际市场,灵武矿区的不粘结煤是气化和生产活性碳的理想原料,固原炭山的长焰煤是目前全国少有的液化用煤,液化率达70%左右。非金属矿产矿石质量大部分属Ⅰ、Ⅱ级品。青龙山的冶镁白云岩氧化镁含量达21%,二氧化硅小于1%,质量为国内之冠。银川市地热田的地热水为含锶、溴、碘、硼酸、偏硅酸的氯一钠型医疗热矿水,对人体具有多种医疗作用,为国内外罕见的医疗热矿水。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