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
(一)各级人民政府(行署)、各有关部门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认识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针对我区实际,充分认识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固占领基层阵地,对于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和民族分裂主义的渗透、破坏,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各级政府要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普遍提高各族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二)按照中央关于基层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摒弃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总体要求,“十五”期间,我区要以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为重点,全面加强基层文化阵地、文化队伍建设,消灭空白点,根本扭转一些地方文化建设薄弱,不能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现状,切实解决农牧区群众看书难、看演出难、看电影难的问题。
二、着重加强基层公益文化设施建设
(三)公益文化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必要物质载体和重要阵地。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自治区“十五”规划目标,加大投入,着重搞好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以适应广大群众经常就近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
在地、县城市,要重点搞好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文化设施建设。到“十五”末,基本实现在地州、市都有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的群艺馆;在县(市、区)都有达到自治区基本标准的文化馆、图书馆,其中总人口在20万以上的县(市、区)可分设文化馆、图书馆,总人口在20万以下的县(区)可将文化馆、图书馆合建。在农牧区,要因地制宜建设好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到“十五”末,全区基本实现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在人口分散的牧区、山区县要有计划地发展流动文化车、汽车图书馆和活动剧场等,实现基本文化服务的全面覆盖。要充分重视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的建设,凡新规划的城市社区,应有配套的文化设施。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中应积极开辟老年、少儿和残疾人文化活动场所;凡有条件的地方,都应积极建设综合性的老年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学校)和青少年文化活动设施,并要积极兴建弘扬历史文化传统、优秀民族文化和革命历史文化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