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三)保护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及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四)保存、拯救、增殖珍贵稀有生物物种,建立自然资源档案;
  (五)开展保护区宣传教育活动,建立科普示范基地;
  (六)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审核办理入区手续,负责对入区人员的管理和指导;
  (七)组织开展科学研究、教学、生态环境监测和参观、考察、旅游等项活动。
  (八)依法查处破坏保护区的违法行为。
  第五条 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应当坚持科学规划、规范建设、严格保护、有效管理、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六条 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应当纳入大兴安岭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保护区的防火、科研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七条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负责防火监测预报、林火扑救和区域防火指挥;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保护区的防火巡护检查、火源监控和日常预防管理工作。
  第八条 保护区管理局按照批准的总体规划,在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设立标牌,予以公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移动或毁坏标牌。
  第九条 除保护区管理局管理人员日常工作外,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核心区。因科研需要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保护区管理局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经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条 缓冲区禁止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因教学科研需要,经保护区管理局批准可以从事非破坏性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
  第十一条 在实验区开展参观、旅游项目的,由保护区管理局提出方案,经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审核,上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因工作需要进入保护区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勘探考察、拍摄影视照片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持有关批准文件到保护区管理局办理入区通行证。
  第十三条 进入保护区的人员,应当遵守保护区的有关规定,接受保护区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得超越规定的活动范围,不得污染环境和破坏自然资源及各项设施。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