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业。培育物流市场,创新物流业态,整合现有资源,合理规划布局,建设以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规模仓储和自动化管理为主的物流储存配送平台,构筑与大西南各省市区融合的现代物流体系。依托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兴建一批物流配送中心,培育和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
金融保险业。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要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努力增加信贷投放。充分发挥网点资源优势,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发展个人消费信贷。积极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农村信用社要坚持为农业、农民、农村服务的方向,改进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各保险公司要加强内控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充分挖掘保险市场的潜力,找准市场定位,提高新产品创新和开发能力,积极扶持符合条件的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培育保险中介市场,全面提升保险业的服务水平。 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宽带接入,鼓励增值电信服务的发展和竞争,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电子政务,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平台,开发政府内部信息资源,开展网上办公,建设政府对外服务系统。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发展电子商务,重点建立电子结算系统和电子交易安全系统。壮大电信、移动、联通、网通和铁通五大公司,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通,实现规模化经营。建设好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发展软件产业。
中介服务业。健全中介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提高律师、公证、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工程与管理咨询、科技咨询等咨询服务业,积极发展证券、保险、人才、劳动力、基层法律服务等市场中介组织,大力推广代理、代办、经纪、拍卖等商品市场中介服务方式,为企业经营管理、居民消费决策和社会信息沟通提供有效服务。
三、挖掘服务业就业潜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
(一)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充分认识我省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坚持就业优先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把发展服务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今后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优化结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努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商贸流通、餐饮业、运输仓储、农业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社区服务业,进一步拓宽旅游、文化、体育等就业弹性较高的领域,扩大就业容量。
(二)转变就业观念,开拓新的就业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