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要加强校级统筹,整体整合要优化,系统集成要有效,突出重点,体现特色。要加强同社会其他部门的联系,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资源共享。要提高专业设置水平,加快改善办学条件,真正实现专业培养规格,切实提高学校整体培养质量。
——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必须修订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修订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方针,坚持整体优化和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确保人才培养基本质量,又能体现学校办学特点,教学计划的修订要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改革相一致。要以自治区经济建设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为落脚点,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特别要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努力改善教学条件、手段和方法,加快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把握科技前沿,突出最新科技成果,全面规划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体系必须达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科教育要拓宽专业口径,深化学科专业内涵。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提高素质”的基本原则,从整体上设计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基本模式和体系。鼓励学科渗透,通过跨学科选修、主辅修、双学位、课外学术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融厚重宽广知识基础和能力提高为一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着力处理好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传授、基本能力训练和基本素质培养几方面的关系,努力增强本科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高职高专教育要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专业的技术含量。按照“突出原理、注重技术、强化实践、提高技能”的基本原则,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全面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要着力处理好理论与实践、教育和职业、知识和技术的关系,系统构建支撑社会职业岗位(群)以及各种技术领域对人才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要求的课程体系,通过模块式专业课程组合,突出技术应用,努力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针对性和实用性。
——高等师范教育要研究我国未来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新格局,努力建立和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教师教育新体系,要确保在这个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保持自身的发展优势。在学科专业调整建设中,特别要系统研究制定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衔接的、体现终身教育思想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保证师范教育的培养特色,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更好地服务,加快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
四、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调整工作的领导
学科专业建设调整工作事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涉及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质量,对于自治区各层次,各类人才培养和社会就业至关重要。各级领导,特别是高等院校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以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己任,以宽广的眼光和全局的胸怀,站在自治区整体事业发展的宏观角度,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工作,认真完成好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质量建设的任务。
——高等学校要建立学科专业建设,结构调整的动态工作机制。要形成自上而下的工作网络体系。学校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组成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制定建设调整工作的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全面实施学科专业建设调整工作。要处理好学校个别专业设置与全校整体专业设置体系的关系,处理好学校专业设置和自治区整体专业设置布点的关系,处理好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和一般学科专业建设的关系,积极为自治区高等教育整体学科专业建设调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