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优质高效畜牧水产业发展与产业化技术。加速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进程,开展优良品种引进选育、饲料开发、疫病综合防治和建立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等工作,大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畜牧水产业全面发展。
加强畜禽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及产业化工作。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遗传资源特别是本地优良基因,采用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新品种选育及其快速扩繁的技术水平,加速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优质畜禽品种的配套选育技术、特色畜禽和特种动物的选育技术,搞好优良畜种的引进扩繁和杂交选育推广工作。
加速饲料资源、营养配方及加工利用技术研究。研究开发农副产品、蛋白质饲料的生产及高效利用技术,牛、羊高效缓解复合非蛋白氮(NPN)新型饲料生产技术,高效生态营养配方和环境饲料生产技术,非常规饲料综合配套技术,安全、无污染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和高效稳定、低价、小剂量中草药添加剂等的生产技术,牛、羊饲料现代营养配方开发技术。
加强畜禽、水产业主要疫病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开发,研究主要疫病的发生发展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建立并完善主要畜禽、水产业重点疫病预测预报、市场快速检疫和诊断、治疗技术体系,推动畜禽水产业快速、持续发展。
加速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围绕退耕还草,研究开发各类草地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加速饲用作物、优良牧草新品种选育及种植技术开发,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三元结构农业和草产业;大力推广围养、舍养、以草定畜、围栏轮牧等技术,提高节粮型畜牧业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规模养殖及产业化技术。重点研究开发规模化养殖及环保技术、畜产品保鲜及加工利用技术、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奶制品名优品牌开发与保鲜技术。加强对生态渔业、稻渔工程、特种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继续总结和推广“四良、四改、三提高”(推广良种,改一般品种为优良品种;推广良料,改单一饲料为配合饲料、混合饲料和全价饲料;推广良法,改熟饲为生饲;推广良舍,改深坑为向阳平圈。达到提高出栏率、提高饲料转化率、秸杆利用率)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
12.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重大关键技术。以构筑“两江”(长江、珠江)生态屏障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多种林业生态经济模型。为天然林保护与恢复、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林业建设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石漠化治理和山区开发,提供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我省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
研究开发水土保持与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经营技术,提供各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时空配置技术和高产、稳产、高效、持续的经营模式和栽培技术;提供陡坡退耕地的合理利用途径、生态重建的配套技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主要用材林高产、优质、持续稳定、定向培育与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通过遗传改良、栽培与加工利用相结合,研究用材林定向培育、高效利用技术。以速生、丰产、优质为目标,采用有性选育与无性选育相结合、常规育种与基因技术相结合,培育优良家系、杂交种、无性系,从苗木培育、适地适树、密度控制、幼林抚育、土壤肥力维持、采伐周期、病虫防治等方面开展育林技术的研究。
研究开发经济林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通过对经济林木良种培育技术、快速育苗配套技术、栽培技术及经营模式、林产品保鲜、加工贮藏技术、园林园艺植物培育技术开发,推进我省经济林生产、经营的科技进步,发挥经济林资源和产品的特色优势,促进特色林业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