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商委关于加快“六大建设”实施“双十百千”工程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2002年在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培育10个示范型社区商业服务中心,覆盖户数13.3万户,人口39.2万人。2003年至2005年,每年规划建设30个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十五”期末,全市建成规范化的社区商业服务中心100个(见附表2)。
  到2005年,在社区发展150个连锁超市,400个专卖店、专业店、便民店,销售额实现30.6亿元。全市初步形成以日用百货、副食品连锁超市为核心、各种专卖店、特色店、便民店相配套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络。
  2.功能配置
  社区业态发展,按必备性业态和选择性业态进行配置。必备性业态主要满足居民基本生活消费需要,包括综合副食超市、便利店和洗染、维修服务店、理发店、药店、废旧物资回收等。选择性业态主要满足居民个性化消费需要,包括专卖店、餐饮、休闲娱乐、健身、美发美容等服务性业态。必备性业态发展,要加强政府引导,选择性业态发展,主要依靠市场调节。
  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在功能上应具有:(1)购物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主副食品、日常生活用品等。(2)传统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理发、洗染、维修服务等,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3)餐饮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早餐、正餐,保障学生、老人用餐,满足专项需求。(4)再生资源回收服务功能,保证居民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5)家政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家务料理、家教以及保洁、管道疏通等服务。(6)现代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代购、订购、快递、代收水电费电话费等服务,建设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服务设施,满足社区居民文体消费需求。
  3.规划要求
  根据我市地理特点,社区设置分为街道片区型社区和住宅小区型社区。社区商业服务的发展模式主要以建立集中型的社区商业服务中心为主,结合配套分散型的商业服务网点。加强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建设规划,探索居住功能与商业功能合理配置的路子,新规划建设的住宅小区,凡具备条件的都应设立相对独立的社区商业服务中心。
  街道片区型商业服务中心。按现有居民居住划分街道片,在相对集中人口达到2-3万人的片区选点设置。中心经营面积不低于5000平方米,以经营食品、日常生活用品为主的综合超市和经营蔬菜等鲜活商品为主的室内菜市场为骨干,配套设置便利店、药店、理发店、洗染店等居民必备业态,一般至少有1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经营粮油副食品、小百货等生活用品的综合超市(也可有1个500平方米左右的生鲜食品超市),4-5个100平方米以上的便利店,1-2个洗染店,45个理发、维修等便民服务店。在1-2平方公里范围内可为社区居民基本生活服务。同时积极发展文化、娱乐、健身、休闲以及家政、保洁、邮政、储蓄、废旧回收等多种服务项目。
  住宅小区型商业服务中心。一般指新开发的居民住宅小区,人口达到5000至1万人。中心商业营业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超市、便利店、药店、维修服务等为必备型业态,配套形式多样的休闲娱乐、健身、餐饮、美容美发、图书、邮政等便民服务经营项目,在小区范围内可以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4.主要措施
  (1)引导大型商业企业入驻社区。支持鼓励大型商业企业进入社区经营,把现代商业业态、品牌商品经营、先进服务管理引入社区,提高社区商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经营层次。引导大型商业企业把社区商业作为自身调整经营结构、扩大经营规模的发展重点,通过社区商业的开发,拓展一批连锁店、专卖店、专业店等商业服务网点,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2)提升社区商业业态。按照流通现代化的要求,将社区传统的百货店、各种小商店和各类市场改造成专卖店、专业店,以及转为经营各类新的服务项目的专业服务网点。注意把社区信息化与商业信息化结合起来,尤其把电子商务的终端延伸到社区的连锁超市和各类便利店、专业店,提高社区商业信息化程度。
  (3)统一规划,有序发展。各区要把社区商业设施的建设发展列入各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社区商业发展规划要做到总量适度,布局合理,规划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商业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规划部门,参与社区商业设施的规划。
  (四)建设100个小城镇
  商业群小城镇是连接城乡的纽带和农村流通的支撑。抓好小城镇建设,加快小城镇商业的发展、规范和完善,是活跃农村流通的战略措施,是全面拓展和振兴我市农村市场的重要途径。
  1.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全市县以下社零总额增速提高到8%以上。其中,100个小城镇社零总额年均增长达到10%,2005年实现102亿元,比2001年增长62%;商业服务覆盖面达到600万人,占县以下总人口的28.5%。2002年培育发展10个示范性小城镇商业群,2003年至2005年,每年培育发展30个(见附表3)。
  2.小城镇商业发展模式和商业设施配置
  小城镇商业要紧密结合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并同地区中心镇和亿元镇建设以及区县工业园区建设相衔接,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培育农村消费热点、扩大农村消费总量、强化对农业生产及技术服务为着力点,积极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大力推进和完善商业服务设施建设,强化和提升商业服务功能,全面启动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根据小城镇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资源情况等因素,小城镇商业发展模式分为工矿主导型、集散主导型、旅游主导型和乡镇企业主导型,根据不同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商业业态结构、经营结构和布局结构。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