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进流通现代化的工作重点
(一)积极推行新型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1.大力发展连锁经营
在城市,培育壮大连锁企业集团,大力发展便民连锁,鼓励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连锁超市和便利店,逐步提高超市生鲜食品经营比重;在农村,大力探索集农资销售、工业品下乡和农副产品收购于一体的连锁经营方式,开拓、培育农牧区市场。
大力推行特许加盟、自由连锁新形式。支持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运用品牌、技术、管理、商品输出手段,探索多业态、多行业的新型连锁方式。
积极扩大连锁经营范围。鼓励连锁经营进入石油、家电、汽车和各种生产资料的销售领域。推动连锁经营从零售业、餐饮业向第三产业领域渗透拓展,不断扩大连锁经营范围,探索不同地区、行业、企业的发展模式。
2.积极推进物流配送
根据市场需求,统一规划,合理确定区域性配送中心的建设规模和水平。在乌鲁木齐重点培育自治区级第三方物流加工配送园区,打破行业界限和地区封锁,鼓励区内外强势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专业化改造整合现有资源,建设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多式联运、加工包装、商品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在主要商品集散地或地产品主产地的地州所在城市培育建设一批辐射力强、专业性突出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在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立特色鲜明的物流配送中心,从而形成综合性与专业性并存的多层次物流配送体系,满足流通业和工农业生产及中小企业发展需要。
3.稳步推进电子商务
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在连锁经营企业中广泛推广条码技术,引入时点销售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定货系统,形成连锁企业总部、门店和配送中心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逐步引进品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现代化技术,不断提高管理的科技含量。在物流配送企业推广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鼓励发展人工和机械分拣组配现代化仓储设施,提高物流管理现代化水平和自动化、机械化程度。引导大中型流通企业加快实现内部商务活动电子化、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通过优化信息网络资源配置,逐步建立以标准为前提、以数据为基础的社会化电子商务基础网络服务平台,努力促进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结合,稳步开展电子商务。
4.积极发展专业化批发市场
大力发展新型批发业,有利于提高商品流通效率。按照统筹规划、调整布局、强化功能、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快提升改造现有批发市场,鼓励发展专业批发市场,限制新建各类初级批发市场。在主要商品集散地,通过升级改造,逐步建立发展一批专业突出、功能完善、连接城乡、辐射国内外的农副产品、工业品和大宗原材料专业批发市场,努力培育一批专业化的总经销商和总代理商。同时,要不断加强对批发市场的治理整顿和规范监管,推行市场开办单位对商品质量先行负责制和对经营业户责任追踪制,逐步把我区建成西部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加工配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之一。
(二)加快改革,支持多种所有制流通企业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