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条 残疾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享受以下待遇:
(一)优先购买长途汽车票、飞机票;
(二)盲人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盲人读物邮件免费寄送;
(三)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其随身必备的辅助器具,免费携带;
(四)在单位分配或者出售住房时,享受照顾;
(五)残疾人进入公园(林卡)、展览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免收门票;
(六)因战、因公、见义勇为致残人员和被县以上单位树立为自强模范的残疾人以及残疾人婚后满五年以上,本人属城镇户口的,其配偶、子女仍然是农村户口的,公安部门应当在计划指标内优先解决他们的农转非问题;劳动、人事部门应当优先解决残疾职工夫妻分居及其配偶的调动问题。
因战、因公、见义勇为致残人员配偶、子女解决农转非的,免收农转非落户费用;被县转非的,减收农转非落户费用。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残疾人所在单位和残疾人组织应当为被侵害人的诉讼提供帮助。
第三十二条 残疾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需要提请诉讼和法律服务,经济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和法律服务机构应免收诉讼费用和法律服务费用。
第三十三条 损害、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
五十条、第
五十一条规定予以处罚。
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情节轻微的,依照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
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适用中的具体问题,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