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良种更新科技行动。重点推广小麦、青稞、油菜、马铃薯、豆类、蔬菜、家畜、水产、林果、花卉、药材、牧草等12类50种左右有市场前景的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农畜产品品质。力争5年内淘汰所有退化品种,对主要作物良种进行一次更新换代。要建立一批良种引进、扩繁示范基地。种植业要围绕优质油菜、优质蚕豆、名特优蔬菜及专用薯的新品种引进和扩繁,加大推广力度;畜牧业要示范推广柴达木绒山羊、高原瘦肉型猪及优质肉牛羊品种,加速良种推广进程。
(四)技术更新科技行动。围绕农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优质杂交油菜、高海拔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替代白菜型油菜、垄膜沟植、精量半精量播种、无公害农产品等综合栽培技术,浅山温棚、牧区两用棚、牛羊育肥、羔羊和犊牛快速育肥、草场保护和改良、集雨节灌等先进技术,更新传统技术,推进农畜产品朝优质、高效、安全、卫生方向发展。
(五)产业化科技行动。五年内,通过组织实施50项左右重大农牧业科技产业化项目,重点扶持培育20个以特色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大宗农畜产品技术开发、支农产品开发等为主的农牧业产业化科技型龙头企业、10个农业科技园区,推动“公司+农牧户”、“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牧户”或“订单农牧业”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发展,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牧业整体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并使农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产业成为新阶段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着力推广农畜产品转化技术,提高农畜产品商品率。
(六)信息化科技行动。依托现有农牧业科技推广及信息服务机构,建立农村牧区科技及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在全省选择5个县(区、市),每个县选择3个乡镇,开展科技与市场信息服务示范,加速农村牧区信息化进程,促进区域农牧业生产和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
(七)生态农牧业科技行动。大力推广“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生态家园、草原改良、荒漠化防治、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退耕还林(草)、无公害农牧业、节约资源(水、肥料、土地等)等技术,努力营造良好的农牧业内部及外围生态环境。未来五年,选择5个县作为示范点,实施一批科技引导项目,建设我省现代生态农牧业示范县。
(八)人力资源开发科技行动。围绕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立足本地特色农牧业的发展,切实抓好农牧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在农村牧区,彩“手把手”现场培训方式,每年培训万名农牧民科技带头人。在贫困地区集中实施一批科技培训与科技开发项目,推广应用一系列农牧业实用技术,全面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发展特色种养业的种养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仓储保鲜、加工技术,从事劳务输出的劳动技能,帮助农牧民提高增收致富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