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意见

  支持和鼓励民航、旅游等企业积极与韩国“韩亚”、香港“港龙”、澳门“澳航”等航空公司联合拓展业务,促进入境游。
  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旅行社开展包机业务。今年内,力争全市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的5家国际旅行社均能开展包机业务,组织更多的市外、境外游客来渝。
  公安、民航、旅游、外事等部门要进一步宣传和用好入境落地签证的政策措施,提高入境通关效率和服务质量。边防局要把海外游客人均通关时间控制在45秒以内。
  10.推进旅游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开放型旅游经济。打造一批多种所有制、开放型、高档次、大规模的旅游企业。通过改革改制,进一步实现旅行社业的资源优化配置。拟在今年完成重庆海外旅业集团的改制,组建重庆国际旅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开放旅游市场,吸引境内外多种所有制企业来渝投资经营旅游业,争取在今年内组建1家中外合资旅行社。
  11.逐年加大对旅游精品、名品建设和旅游促销的政府导向性投入,市级每年继续安排3000万元旅游结构调整资金,并随假日旅游的发展而逐年有所增加。
  对旅行社代游客支付给其他经营单位的交通费、住宿费、门票等费用,凭票据在计征营业税时扣除,不重复征税。年内尽快出台《旅游创汇奖励实施办法》,落实渝委发[2001]11号文件关于旅游创汇奖励的政策措施。
  在机关、事业单位逐步实行“早九晚五”作息制,创造更多的个人学习、休闲、消费时间。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带薪休假制度。
  (五)关于医疗保健消费
  1.引导人民群众更新医疗保健消费观念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引导居民的服务需求从疾病诊治向促进健康、提供生活质量拓展,使医疗保健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提倡多层次、多渠道医疗保险,探索医疗保健消费信贷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医疗保险,逐步形成完善、规范的医疗保险市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疗保险机制,在保障基本医疗的基础上促进城镇所有劳动者的医疗保健消费。探索专项医疗保健消费信贷办法,为群众提供医疗保健信贷支持。
  3.吸引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
  引导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或营利性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大力度引导外资和社会资本参与或举办各类医疗保健服务机构。特别是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我市缺乏、人民群众又急需的学科和专业。在设置审批上,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医疗机构可不受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限制。对于外资举办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在人事用工制度上给予大力支持。
  4.调整和完善医疗保健服务价格政策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格,逐步提高技术劳务价值,拉开不同等级医院、医生的医疗服务价格档次,非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实行医院自主定价。
  5.大力发展特需医疗保健服务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转变观念,调整结构,开展和扩展诸如抗衰老、抗疲劳、老年医疗保健、心理咨询、高档次的产科医疗保健服务、医疗美容、生活美容、减肥、健美、口腔保健、中医推拿保健按摩、足疗、医疗保健和疾病治疗咨询服务、高档次健康体检等特需医疗项目。开展“金卡”特需医疗服务(实行挂号、看病、检查、收费、取药、检验、办理住院手续一条龙服务)、开展点名手术和点名接生、康复医疗、家庭保健医生服务项目,开设特需服务病房、开设临终关怀病房等特需医疗项目,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
  (六)关于信息服务消费
  1.扩大信息服务领域
  加快推进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信息中心的建设步伐,加快推进通信和信息业在技术上的更新换代,实现网络的宽带化、高速化,力求在通信业务上覆盖语音、数据、图像传送及信息源提供等电信、信息服务全领域,并促使我市通信网络和业务向综合化、智能化、个人化方向发展。鼓励通信运营企业开发非语音的数据业务、互联网业务等,积极引导科研院校机构与通信企业合作,不断推广和创新通信消费业务。
  2.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在渝建立互联网交换中心,优化互联网总体结构,提高网络运行效率,促进西部互联网的发展。加强农村信息设施建设,鼓励信息运营企业到贫困落后地区投资进行通信建设,解决贫困乡、村的通信问题,促进农村落后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