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业局市外经贸委关于进一步搞好农产品出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一)加快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形成特色产品的规模优势
  各区县(自治县、市)要立足自身资源和市场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重点产业和特色农产品,逐步形成有规模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区和产业群。在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上,要坚持把扩大规模与提高品质结合起来,把扩大规模与开拓市场结合起来。要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结合我市农业资源分布和产业结构特点,选择有一定基础和规模,有比较优势、品牌特色和国际市场的产区和品种,在巩固、配套、完善和提高传统出口农产品基地的基础上,集中建设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出口基地,重点要搞好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地方名、特、优产
品基地建设。
  (二)严格按国际标准进行生产,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搞好农业标准化建设是我市农业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条件,是我市农业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重要保障。今年我市农产品出口受阻主要是我市的农产品质量达不到进口国的标准要求造成的。因此,要严格按国际标准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搞好农产品出口。农产品出口创汇龙头企业和基地,要率先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和进口国市场的要求组织生产。一是建立健全我市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在现有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标准或对照发达国家技术指标,抓紧制定我市农业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和地方标准修订计划,并搞好标准的推广和贯彻实施工作。近期,要制定我市主要优势农产品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各项技术规程,研究并公布工业猪鬃、肠衣、羽毛、骨粉、茶叶、桐油、中药材等我市主要出口农产品的国际质量标准。二是建立健全我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要完善蔬菜、农业环境2个部级质检中心建设,不断更新和强化检测手段,提高检测检验能力。要按照部(市)级检测机构的标准,积极筹建我市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和畜禽产品、水产品监督检验测试机构。要建立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逐渐建立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加大对农产品源头的质量监控。在主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建立健全快速监测站点,实现对基地和市场快速即时的质量监控。各类质检机构要加强配套联网,提高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互补和共享能力。力争到2005年在全市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服务便捷的农业质量、安全测试网络。三是建立健全我市农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要积极组建我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机构,组织实施《重庆市无公害蔬菜管理办法》,做好制定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品认证管理等地方法规的准备工作;统一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的专用标志,组织认证一批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品;开展对示范基地和申报产品的认证工作,引导、支持农产品生产企业做好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认证。四是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要认真研究解决目前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及时把各类标准印发各地并认真组织实施。要继续抓好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探索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新路子。生产环节要重点加强标准化技术的推广,严格规范化管理;加工环节要严格执行有关标准,提高加工、保鲜、储运和包装质量;流通环节要切实搞好农产品质量的市场监管,逐步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推行优质优价政策。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