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对外经济贸易重点专题规划的通知

  ——对外投资形式。从“点”、“线”、“面”向“立体纵深”方向发展。即先期考察并设立境外贸易网“点”;待项目可行后则设立境外企业,组织生产线或设备出口,并带动原材料、零配件出口,形成横跨两个市场的出口“线”;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建立营销和服务体系,形成产品市场“面”的扩大;目前,要以国家鼓励的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为主,增强辐射周边市场能力,实施多元化经营,并带动我市劳务、技术及国内相关产业出口。
  2.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增加就业渠道,发挥承包工程对货物、技术和服务贸易的综合载体作用带动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建立为外经企业提供承揽项目的信用担保制度,提高其承揽项目的成功率。
  ——大力培育多元投资主体的外经企业集团,加快企业集团化建设,提高施工资质和实力,推进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增强承揽大型工程项目的能力,创建我市对外承包项目的形象工程。
  ——积极探索我市对外工程承包企业与国外大企业联合投标亚行、世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在我国境内投资项目的合作方式,为下一步联合投标总承包、总施工国外大项目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建立国际工程项目信息收集、分析、传播网络及中介机构,帮助企业尽快获得国际承包工程信息。
  3.积极开展对外设计咨询。充分发挥我市设计咨询能力较强的优势,努力开展对外设计咨询业务,实现与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联动互补,共同发展。
  ——建立以对外设计咨询企业为龙头的对外工程承包集团。尽快实现设计、咨询与施工的一体化经营,提高企业的综合经营能力和科技含量,以适应流行的“设计—建造—交钥匙”方式,提高在国际工程市场的中标能力,巩固老市场,开拓新市场。
  ——要根据国际惯例和WTO规则的需求,建立对外设计咨询企业承揽项目信用担保体系和市场开拓资金,增强设计咨询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发挥科研机构、设计院所的技术、人才优势,开展设计咨询、施工监理、技术管理等承包方式,提高对外设计咨询的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
  4.大力推进对外劳务合作。结合国际劳务市场需求现状,充分发挥我市劳动力资源充裕的优势,把对外劳务合作培育成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指导对外承包劳务合作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有选择地组织经营公司走出去,及时掌握海外承包劳务市场的发展动态,了解海外承包劳务市场的准入条件,提高海外经营竞争能力。
  ——对外劳务的重点是中低级劳务。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中低级劳动力资源,要大力发展对外劳务输出;同时,要大力开拓国际中高级劳务市场,加强对国际中高级劳务市场需求信息的了解和跟踪,有计划地培训市场需要的中高级劳务人员,逐步提高机械操作、电子工程、项目管理、医生、护士等劳务比重。要把扩大对外劳务合作与移民、扶贫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紧密结合,把对外劳务合作的重点放在三峡库区、边远山区农民和城镇下岗职工,同时,创造条件将重庆建成全国外派劳务的重要基地。
  ——对外劳务的重点市场。周边国家(地区)多系华人华侨聚居之地与我习俗相近,语言沟通相对容易,应当作为我市外派劳务人员的重要地区。同时要根据市场需要,抓好其他重点劳务市场的开拓。
  5.努力争取国际多双边援助。要充分利用国家对西部实施的优惠政策,拓宽受援渠道和领域,将受援重点向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县倾斜,争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有关机构对我市的无偿援助。
  ——主动寻求国际援助。要在交通设施、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持等项目上寻求国际援助,为我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积极争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人口基金会的援助项目。对我市贫困地区实施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提高妇女经济地位而开展的“小额信贷社区发展项目”,通过国际民间组织的援助,开展扶贫开发、妇女参与、社区发展,促进我市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利用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德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进修培训等形式的援助,为我市各类企业、大专院校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各类外国专家,提高我市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积极发展对外援助工作,主动帮助企业每年争取1—2个援外项目,指导和督促企业保质按期做好对外援助项目。
  (四)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抓住我国加入WTO扩大对外开放领域的机遇,高起点规划我市服务贸易重点发展区域,积极培育服务贸易大型企业集团,全面促进我市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
  1.积极推进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扩大服务进口大力促进金融、通信、邮电、教育、中介、旅游、运输、商贸等领域的发展,尤其应重点促进信息咨询、电信、金融、保险等产业的发展,要在引进中提高我市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国内外竞争力。
  ——金融领域。有步骤地开放金融市场,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投资公司来渝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争取国家支持,在我市设立外资银行,合资外贸公司,旅行社和外资保险公司;我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启动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引导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加强业务合作,把外资银行资金、管理、信息及金融衍生产品等优势与中资银行服务网点、客户网络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共同繁荣我市金融市场。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