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对外经济贸易重点专题规划的通知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我市对外经贸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牢牢抓住加入WTO、实施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建设等历史机遇,以推动全市经济发展为主题,以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优秀人才为突破口,以调整外贸结构,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扩大出口规模为重点,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和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升外经贸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我市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外经贸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大力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目标
  我市对外经贸发展的发展目标是:根据我市建立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战略任务和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总体要求,加快形成梯度推进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一是迅速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调整产品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更大范围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二是保持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增长。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外贸发展高于全国外贸增长速度,增强外贸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三是在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四是建立对外经贸新体制。按照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不断深化外经贸改革,建立起统一稳定、公正透明、规范高效的对外经贸管理体制和促进体系;五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指标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翻番,境外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初步形成货物、技术、服务、资金、人才双向流动的新格局,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开放度高、进出口贸易规模较大、利用外资多、跨国公司和外国政府机构入驻多的开放型城市。具体目标是:
  ——2001年至2005年货物进出口额年均增长9%,到2005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7亿美元。
  ——2001年至200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0亿美元,其中:直接吸收外商投资年均增长10%,2005年实到外商投资达到4亿美元。
  ——到2001年至2005年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额年均增长15%,到2005年达5600万美元;新派劳务人员年均增长16%,2005年达到4100人。
  ——2001年至2005年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年均递增15%左右,到2005年达到2亿美元,其中出口0.8亿美元,进口1.2亿美元。
  ——2001至2005年累计国际多双边援助资金到位力争达到5000万美元。
  ——2001年2005年,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逐步实现国有专业外贸公司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彻底实行政企分开,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四、发展重点
  (一)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战略,保持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不断扩大货物进出口规模,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市场结构,增强外贸出口的竞争力;加快调整贸易结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和境外加工贸易,构筑出口增长新的支撑点,进一步促进全市工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强外贸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巩固摩托车出口支柱地位;利用技术优势,扩大深加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出口;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化工医药、轻纺及农产品出口,集约化开发冶金及矿产品出口。
  ——机电产品。加强出口基地建设,重点扶持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汽柴油机及零部件、仪器仪表、光学制品、通信及高新技术等产品出口;巩固汽车、摩托车等机电产品出口和知名品牌地位,把扩大出口与境外投资办厂结合起来。力争“十五”期间,我市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13%以上,机电产品占全市外贸出口比重保持在50%以上。
  ——化工医药产品。大力发展天然气化工和精细化工产品,在保持和扩大现有优势的化学合成药物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合作促进中药产业化经营。力争2005年出口比重为15%。
  ——轻纺产品。轻工业产品出口要突出重点,创立名牌,扩大品牌产品出口规模;纺织行业应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努力发展我市有资源优势的蚕丝、苎麻、兔毛及其加工制成品出口,提高加工深度和技术含量。2005年出口比重达到10%。
  ——农产品及加工品。要积极培育名牌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绿色食品出口,把扩大农产品出口与实现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重点把三峡库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成为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重点发展10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出口比重。力争2005年出口比重达到15%。
  ——冶金及矿产品。开发钢材、铝材、电解锰、碳酸锶、硅、铝钒土、棕刚玉等冶金及矿产品出口市场,发挥我市独有的资源优势,扩大市场份额,集约化开采、集团化经营,提高加工深度和附加值。2005年出口比重达到10%。
  2.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贯彻“科技兴贸”战略,发挥科技及产业优势,充分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扩大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力争到2005年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达到20%。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