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对外经济贸易重点专题规划的通知
(渝府发[2002]71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对外经济贸易重点专题规划》(以下简称“十五”对外经济贸易规划)已经市政府审定,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十五”对外经济贸易规划是我市“十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十五”计划纲要关于对外经济贸易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从我市实际出发,按各自职责,精心组织好“十五”对外经济贸易规划的实施。
二00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
五年计划对外经济贸易重点专题规划
目录
一、发展基础
二、“十五”期间对外经济贸易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四、发展重点
五、改革和发展的政策
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国成为WTO的正式成员以及国家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无不给正在步入直辖新阶段的重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良好机遇。与此同时,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多变性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增强,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必须切实关注和正确分析我们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制定和实施好重庆对外经贸“十五”计划,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全市国民经济的总体竞争力,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
本规划依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外经贸部发布的《对外经济贸易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结合我市对外经贸的实际编制而成,是指导重庆市“十五”对外经贸工作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
“九五”期间,重庆对外经贸取得了良好成绩。外贸进出口规模和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实际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有所提高,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为“十五”外经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出口商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九五”期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2.93亿美元,比“八五”增长49.6%。其中:出口33.96亿美元,比“八五”增长22.38%;2000年,外贸出口9.95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出口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本地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由“八五”末的40%提高到93.5%;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由“八五”末的18.6%提高到52.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迅速,已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2%;摩托车整车及配件出口由“八五”末的1514万美元提高到4亿美元,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主要出口市场呈现恢复性增长,多元化的出口市场初步形成,“九五”期末,重庆已与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
(二)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保持稳定增长,质量和水平有所提高,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九五”期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6.4亿美元,比“八五”增长23.1%,其中,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5.2亿美元,比“八五”增长26.7%。实际利用外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1家来渝落户,其中有21家在渝投资兴办了31家外商投资企业。“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和销售额逐年增长,从业人员已达10万人左右,已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5年来,全市涉外税收占全市税收比重为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投资“软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九五”期间,特别是直辖以来,加强了吸引外商投资的“软环境”建设和规范化工作,颁布了《重庆市鼓励外商投资若干优惠政策》、《重庆市鼓励外商投资若干优惠政策补充规定》、《重庆市鼓励外商投资新增优惠政策》、《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务管理改善投资环境的决定》及6个配套文件,市委、市政府下发了《重庆市实施“三个一百”工程的意见》,把“三个一百”工程作为吸收外资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并启动推进;开展了落实“十个一批”的发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为外商投资实行了“一站式”办公服务;连续3年成功地举办了中国重庆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三峡国际旅游节(简称“一会一节”),建立了渝港、渝澳经济促进会,促进了重庆的对外开放。
(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发展势头良好。企业主动“走出去”对外投资正在成为新的亮点。全市新签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合同额2.54亿美元,比“八五”增长23.4%,实现营业额2.3亿美元,比“八五”增长15%;期末在外劳务人数3675人,比“八五”期末增加121.7%。目前,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设计咨询业务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44个国家和地区;在境外投资办厂和设立办事机构39个;接受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项目13个,受援金额944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