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理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统一规划,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初步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综合网络体系。加强道路运输、航运、港口、航空等行业的相互协作,鼓励联合投资,联合经营,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衔接的物流运输平台。推进空港、港口物流建设,规划空港、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江苏与国际物流网络对接的空中和水上通道,充分发挥我省对外贸易中空运和水运的重要作用。按照国家经贸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
关于加快发展我国集装箱运输的若干意见》(国经贸运行[2002]203号)的要求,研究制定全省集装箱运输的协调管理机制和具体政策,统一收费标准,规范集装箱运输市场秩序,促进多式联运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条码、射频技术等基础应用技术,促进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加快构建网络技术为主、信息交换渠道通畅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将制造商、供应商以及货主、用户联结起来,实现物流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管理。
在工商企业中积极推行现代物流管理,采取物流一体化管理、招投标以及物流业务外包等方式,优化企业物流管理。鼓励大中型工商企业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成品加工、整理、配送等物流服务业务有效分离出来,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重组,既可自己承担部分或全部的物流业务,也可将其部分或全部业务委托给专业物流企业承担,以培育和发展物流市场。
三、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企业
鼓励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多式联运等企业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比较优势,紧紧围绕用户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的部分或全程物流服务。推进有条件的仓储企业朝物流中心方向转变,推动交通运输企业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提高物流服务市场的现代化水平。选择一批代表不同行业、基础较好的企业,在人才培训、专家诊断、规划引导、企业改组联合和政策扶持等方面予以帮助。通过几年的努力,做强做大 2—3个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创建一批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物流服务品牌。
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工商领域由企业物流向社会专业物流的转变。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出现,是社会化分工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方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充分发挥其专业化、规模化的优势,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将物流服务与工商企业的生产和营销紧密融合,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功能,真正具备为用户优化物流管理提供策划设计、组织运筹和实际操作等综合服务的能力。推进有条件的交通运输和仓储、货运代理服务和批发配送业务的企业延伸物流服务范围和领域,向第三方物流转型,加强信息化建设,更新设备,完善网络,改变单一服务模式,提高现代物流综合服务能力。
鼓励物流企业之间加强联合,支持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与运输、仓储、货代、联运、集装箱运输等企业结成合作联盟,以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倡物流企业经营主体、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物流服务形式的多样化。鼓励一些已经具备一定物流服务业务专长、组织基础和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加速向物流领域转变,尽快形成竞争优势,成为发展现代物流的领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