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交通局关于重新发布《关于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工作管理的通知》等35件规范性文件的决定(3)

  (一)个人到各辖区运输分(区)局、光明交管所领取《深圳市汽车维修业厂长(经理)执业资格证书申领审核表》(以下简称《审核表》,附件一);
  (二)按要求填写《审核表》,并附所需提交的文件、资料(附件二),送本辖区运管部门;
  (三)各运管单位根据本辖区申领者提交的《审核表》及有关资料,认真审核后,在《审核表》上加签初审意见,并填写《深圳市汽车维修业厂长(经理)执业资格证书申领登记表》(附件三),与有关的个人申领资料,一并送市局安技处审查:
  (四)市局安技处对各运管单位报送的资料进行审核,对符合发证条件的人员,制作证书并下发各运管单位;
  (五)各运管单位组织所辖企业的厂长(经理)举行正式颁证仪式颁发证书;
  三、其它事项
  (一)此次是首次核发厂长(经理)执业资格证书,因此,各运管单位在审查有关的申领资料时一定要认真、细致,严格把关,对不符合发证条件的,应一律予以退回。
  (二)持证人应妥善保管《执业资格证书》,并注意每年须在汽车维修行业年审时,同时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年度审验;变换工作单位时,则须到运管部门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手续。对于连续两年未参加审验,或变换单位后未办理变更手续的证书,一律视为无效证件。
  (三)此证书不得涂写、涂改,不得转让、租借给他人办理汽车维修业的开业登记手续,违者一经发现,运管部门将予以没收。
  (四)在学历、专业等方面不符合此次发证条件的人员,在取得“法规与职业道德知识”和“企业经营与管理知识”两个单科结业证后,还须参加“汽车构造与维修工艺基础知识”课程的培训与考核,并按本通知第二条规定的有关程序申领《执业资格证书》。
  (五)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一、深圳市汽车维修业厂长(经理)执业资格证书申领审核表(略)
     二、申领执业资格证书所需提交的文件、资料(略)
     三、深圳市汽车维修业厂长(经理)执业资格证书申领登记表(略)

      深圳市交通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广东省汽车摩托车
        维修行业技术审查合格证》申领程序的通知
         (2000年9月27日 深运[2000]281号)

各分(区)局、光明交管所、各申办业户:
  为进一步加强对汽车维修业有关证照的管理,规范《广东省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技术审查合格证》(以下简称《合格证》)的申领、核发工作,我局决定对经审核、各项技术条件符合开业条件的申办业户实行统一的《合格证》申领程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办业户领取《合格证》的程序:
  (一)持办文卡到局保密室领取批复文件;
  (二)持批复文件、本单位从业人员名册及名册上所有人员的有效上岗证件到局安技处领取《合格证》副本;
  (三)持我局的批复文件和《合格证》副本到工商及税务部门分别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四)办理完上述两项注册登记手续后,持工商部门核发的《工商营业执照》、税务部门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和我局核发的上述有关证件到各辖区运输分(区)局、光明交管所领取《合格证》正本。
  二、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深圳市交通局关于印发《深圳市汽车维修质量
           纠纷调解办法(试行)》的通知
         (2000年10月26日 深运[2000]301号)

各分(区)局、光明交管所、各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
  现将《深圳市汽车维修质量纠纷调解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自2000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汽车维修质量纠纷调解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维护汽车维修业的正常秩序,保障承、托修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规范汽车维修质量纠纷调解工作,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交通部《汽车维修质量纠纷调解办法》及有关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深圳市交通局及所属各分(区)局、光明交管所(以下简称市各级道路运政机构)依据本办法负责纠纷调解工作。纠纷双方所在地不在同一行政区的,由承修方所在地道路运政机构负责。
  第三条 汽车维修质量纠纷调解系指在汽车维修质量保证期内或汽车维修合同约定期内,汽车维修业户与托修方因维修竣工出厂车辆的维修质量产生纠纷,双方自愿向市各级道路运政机构申请进行的调解。
  第四条 汽车维修质量纠纷(以下简称纠纷)调解,应坚持自愿、公平的原则。市各级道路运政机构进行调解应当公开,做到依据事实、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公开调解、公平负担。

第二章 纠纷调解申请的受理

  第五条 纠纷调解的范围是在汽车维修质量保证期内或汽车维修合同约定期内当事人双方所发生的争执。在质量保证期内,托修方遇有汽车维修质量问题或者发生机件事故,应首先与承修方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当事人各方可向所在地道路运政机构申请调解。
  第六条 申请调解应提供下列资料:
  (一)申请调解方(当事单位或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单位、地址、电话;
  (二)对方当事人的名称、单位、地址、电话;
  (三)阐述纠纷的详细经过及申请调解的理由与要求的书面报告;
  (四)汽车维修合同、车辆竣工出厂合格证、汽车维修工时、材料费用结算单及汽车维修专用发票等其它必要的资料。
  第七条 申请调解方(当事人)应如实填写《汽车维修质量纠纷调解申请书》。市各级道路运政机构应在接到申请书后的三个工作日内根据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做出是否同意受理的答复意见。
  同意受理的,市各级道路运政机构应将《汽车维修质量纠纷调解申请书》自接到申请书后十个工作日内转送另一当事方。另一当事方同意调解的,应在自送达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就申请书所涉及的内容写出书面答辩材料,并做好参加调解准备。
  另一当事方不同意调解的应及时表明态度,市各级道路运政机构则根据另一当事方的具体情况,按下列方式处理:
  (一)另一当事方为托修方时,市各级道路运政机构则按不予受理处理;
  (二)另一当事方为承修方时,还应检查该业户在维修经营过程中,是否存在减项、漏项作业,越类维修、不按国家有关汽车维修技术标准、规范作业及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等违法经营行为。如发现业户有上述违法经营行为,且汽车停车故障或异常损坏的原因确属因业户的上述违法行为引起,则应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除责令业户及时返修外,还应对业户作出相应的处罚;如业户无上述违法行为,则按不予受理处理。
  市各级道路运政机构不受理调解的,应在自接到申请书后或另一当事人不愿调解的答复后的三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方。
  第八条 参加调解的纠纷双方当事人均有举证责任,并对举证事实负责。

第三章 技术分析和鉴定

  第九条 技术分析和鉴定由市交通局委托有质量检测资格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参加鉴定人员不得少于三人。
  第十条 纠纷双方当事人均有保护当事车辆原始状态的义务。拆检车辆有关部位时,当事双方必须同时在场,一致证实拆检情况。
  第十一条 托修方或驾驶操作人员如认为是维修质量造成车辆异常,应保持车辆故障原始状态并及时要求承修方进行拆检。如承修方拒绝拆检或事故现场不在本地的,托修方可向车辆停驶地道路运政机构提出拆检申请。
  车辆停驶地道路运政机构接到拆检申请后,应及时组织拆检,填写《汽车现场拆检记录》。并及时将车辆现场拆检记录与有关证据送达承修方所在地道路运政机构。
  第十二条 技术分析和鉴定人员应依据现场拆检记录、汽车维修原始记录和《汽车维修合同》、车辆使用情况以及其它有关证据,分析原因,做出结论,并填写《技术分析和鉴定意见书》。
  第十三条 技术分析和鉴定是进行纠纷调解的基本依据,出具技术分析和鉴定的部门应对所做的结论负责。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