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类城市建设工程档案:
1、工业、民用建筑工程档案;
2、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档案;
3、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档案;
4、园林建设、风景名胜建设工程档案;
5、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工程档案;
6、城市防洪、抗震、人防工程档案;
7、军事工程档案资料中,除军事禁区和军事管理区以外的穿越市区的地下管线走向和有关隐蔽工程的位置图。
(二)城建专业管理部门所形成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
(三)有关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计划方面的文件、科学研究成果和城市历史、自然、经济等方面的基础资料。
第十条 形成城建档案的单位和个人,按照下列规定移交城建档案:
(一)各类城市建设工程档案,在市区内形成的,向市城建档案馆移交。市辖县内形成的,向所在地城建档案馆(室)移交,列入市级以上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应当同时向市城建档案馆移交;
(二)城建专业管理部门形成的城建档案,由本单位在5年内,向所在地城建档案馆(室)移交;
(三)按照本条例第九条第(三)项形成的城建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城建档案馆(室)移交。
第十一条 移交城建档案,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档案材料要完整、准确、系统、符合接收标准;
(二)档案材料应当是原件,仅有一份的前期管理性文件,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选址意见书和国有土地使用证等,可以是副本或者复制件,但须注明原件的存放地点,并加盖公章;
(三)建设工程竣工图应当与工程实体相符,并加盖竣工图章,签字手续完备;
(四)档案材料的整理按照建设程序分别组卷,按照不同专业及工序排列,使用规格统一的档案装具;
(五)其他规定。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从工程立项起,向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提出编制移交建设工程档案的要求,做到建设工程档案材料的收集、编制与工程进度同步,保证建设工程档案材料的完整。
第十三条 列入城建档案管理范围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通知城建档案馆(室)派人检查验收建设工程档案材料,由城建档案馆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合格或不合格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