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促进流通企业优胜劣汰和优化组合,积极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多功能的大型商贸集团,增强流通业的竞争力。鼓励各类企业申报进出口经营权,扩大外贸流通队伍。加大流通业的对外开放,鼓励和支持国外大型商贸企业在我省设立营销网点。在大中型商品市场加快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大力采用现代交易手段,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经销代理、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积极举办各种类型交易会、博览会、展销会等,加快会展业发展。以超市、连锁商店、专业商品街为重点,推动城镇新型商品零售业的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流通网络,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和发布工作,发展农村经济信息网络,沟通农民与市场、企业的联系。大力发展农民流通合作组织和运销大户,广泛建立产销之间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消除各种封锁和垄断。
交通运输业要打破行业垄断,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吸纳各方面资金参与建设和投资。改进运输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开拓运输市场,加快发展公路快速交通网、铁路快速客运、航空运输和集装箱多式联运等,逐步提高现代化水平。以公路建设为重点,继续加强水、陆、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确保“十五”期间建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实现出省主通道和省会到设区市道路的高速化,加快国省道改造和重点旅游区的交通建设,构筑以高速公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干线为依托、沟通省内外的快速便捷的公路网。改革现行公路管理体制,加快县乡公路建设步伐,全面提高县乡公路等级。进一步完善铁路运输网络,提高水运航道等级和港口吞吐能力,加快发展航空运输网络。
第三,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发展房地产业。
以深化改革,扩大需求,改善供给,搞活流通,增加信贷为重点,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加快产业化步伐,力争“十五”期间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左右,使房地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住宅商品化、社会化为方向,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落实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政策,加快物业管理社会化的步伐。以建设居民经济适用住房为重点,加快推进危旧房改造工程、小康示范工程和住宅小区建设。规范房地产一级市场,搞活二、三级市场。强化土地供给的规划约束,建立以公开招标、拍卖为主的土地出让方式。在市、县实行宅基地统一规划,集中使用,连片建设。规范房地产开发市场,从严控制零散建设,杜绝违反规划、影响人居环境、见缝插针的建设方式。简化房产交易程序,降低房产交易费用。推行个人购房抵押贷款,促进个人住房消费。在大中城市内积极发展房产超市,实现按揭、办证、收费等服务一体化。培育房屋租赁业,促进租赁市场与交易市场的协调发展;改善居住环境,大力推进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扩大物业管理的覆盖面。
第四,强化社区功能,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
以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加快市场化、产业化步伐,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行业结构合理、服务门类齐全、服务技能规范的服务体系,力争“十五”期间社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社区服务业从业人员明显增加。促进社区服务业从中心城市逐步向小城市和中心集镇推广。围绕方便居民生活和增加就业,重点发展家政、维修、安全保卫、环境卫生、养老托幼、医疗保健、婚丧服务,并尽快形成服务网络。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饮食、快餐业等面向居民和社区单位的服务。结合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将养老、失业、医疗、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延伸到社区组织,使之成为管理社会保障对象和服务社会化的基层单位。加强社区服务队伍的建设,鼓励创办各类专业化、规范化的社区服务专业公司,广泛吸纳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入社区服务行列。充分挖掘社区内现有资源,积极利用破产、转产企业的闲置厂房和社区内的医院、幼儿园等公益设施开展社区服务。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加强对社区服务业的统一管理,规范服务行为。
第五,加强引导,规范发展教育、文化、体育等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