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
商品流通业“十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宁政发[2002]52号 2002年7月3日)
固原行署,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自治区国内贸易办公室关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品流通业“十五”发展规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品流通业“十五”发展规划
为合理开发利用、整合商业资源,加快入市后我区商品流通业现代化进程,根据自治区“十五”计划纲要和有关重点专项规划,结合全区实际,制定宁夏商品流通业“十五”发展规划。
一、“九五”期间我区商品流通业的发展状况
“九五”期间,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商品流通工作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商品流通要坚持为人民生活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根本宗旨”的指示精神,积极开拓市场,逐步形成以银川市为中心,经济核心区其他城市为依托,贯通城乡,辐射周边的区域商业中心。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需要,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九五”末期,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2亿元,比“八五”末期增长60.2%,年均增长9.5%,高于GDP年均增长率。批发零售贸易业对总体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1%,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经营主体多元化,逐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流通格局。到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7%,集体经济占6.4%,私营及个体经济占39.1%,其它经济成分占28.8%。非国有经济已逐步成为商品流通发展的重要方面。
(三)城市流通发展迅速,各类市场交易活跃。“九五”期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92%,较大型商业零售企业“龙头”作用突出,我区经济核心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区的62.5%,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为全区的2倍,其中首府银川市为全区的2.5倍。全区各类市场建设有较快发展,社会生产资料销售额151.1亿元,比“八五”末期增长了37.4%。
(四)商品流通领域改革成效显著。“九五”期间,全区国有商业、物资企业改制面已达到70%。各种零售业态不断发展,新型营销方式不断推进。截至2000年,全区已有年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的连锁零售、餐饮公司35家,共计拥有门店总数232个,年商品销售额达到3.86亿元。拍卖企业发展到7家,年成交额4700万元;旧货交易市场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