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

  (七)办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治安保卫组织和人民调解组织,并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组织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并监督执行;
  (三)进行防盗、防火、防破坏、防自然灾害事故等安全教育,提高群众自防、自治能力;
  (四)加强对治安保卫组织的领导,组织群众开展安全防范工作;
  (五)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调解民事纠纷,避免矛盾激化;
  (六)教育群众维护国家重点工程、军事设施、交通设施和厂矿企业的安全,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侵犯;
  (七)协助公安、司法机关监督、考察被依法判处管制、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监外执行、假释的犯罪人员和被监视居住、取保候审人员;
  (八)教育、管理刑满释放人员、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和有轻微违法行为的人员;
  (九)做好辖区内青少年和社会闲散人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十)及时报告社会治安情况,反映村(居)民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十一)组织村(居)民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治安防范、调查各种案件、管理常住和暂(寄)住人口;
  (十二)办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

  第十条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应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分解为若干具体目标,制定出易于执行的措施,建立严格的检查考核和评比奖惩制度。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并作为重要的议事日程,指导、检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和保障。
  人民政府各部门应根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要求和工作范围,结合自身业务,明确本部门的职责,切实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和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充分发挥各自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骨干作用。
  公安机关是社会治安工作的主管部门,应当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适时开展集中打击和专项治理。加强治安管理和基层治安基础工作,指导、检查、监督本辖区内各部门、各单位社会治安责任制的实施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审判、检察工作。并积极提出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配合公安部门做好对管制、缓刑、假释、保外就医和免予起诉、免予刑事处分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